题目内容

案例分析题李老师上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上课开始就在屏幕上投影出: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接着就复习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请一位学生起来回答什么是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学生回答:“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李老师又问其他同学:“回答是否正确?”学生齐声回答:“对。”李老师再说:“请同学们一齐回答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于是大家一齐说:“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然后李老师开始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很快就讲完了,学生也记住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接下来李老师要学生做课堂练习,习题是二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他分别找两个学生上黑板来完成,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练习,做完后李老师再纠正。被叫上去在黑板上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学生画错了高,于是换了个学生。这个学生打算画辅助线,可是又没有学过相关知识,老师就让他下去,又换了学生上去试,这个学生还是想画辅助线,但最终依然没成功。李老师只好作罢,自己画了高。最后,李老师让学生再次背诵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节课就结束了。 以下对李老师教学评价正确的是()

A. 李老师的提问是对学生的诊断性评价
B. 李老师主要让学生记住公式而不是运用公式
C. 李老师的提问多样化,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D. 李老师主要采用了练习法,上了一堂综合课
E. 李老师没有让学生“试错”,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思考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感知是个能动的认识过程,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感知教材要使学生获得关于所学内容的一个整体的表象。

A. 对
B. 错

学生在课堂上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在课外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

A. 对
B. 错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工作有导向、激励和()作用。

当学生违纪时,教师走近学生,摇头示意,这是什么管理方法()

A. 安排座位法
B. 幽默诙谐法
C. 非语言控制法
D. 舞台情境法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