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案例一(53):求助者:我怎么才能使自己统一呢?有什么方法吗?心理咨询师:其实,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方法,关键是在你我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我帮助你告别理想的自我,探索真正的自我,最终重建新的自我。根据罗杰斯的观点,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成为一个“充分发挥机能的人”的过程,是协助求助者()的过程

A. 告别理想的自我
B. 重建新的自我
C. 寻找迷失的自我
D. 探索真正的自我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案例一(55):求助者:我想我一直受母亲的影响,她是一个老师,从小就总是教育我应该怎样怎样。所以我从小就很听话,在别人眼里是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现在我越来越不认识自己,无法接受自己了……我现在明白了我应该自己做决定,我得接受真实的自己……通过上面话判断,求助者()

A. 自我变得较开放
B. 更加认识和理解了自己
C. 自我变得较协调
D. 愿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案例一(41):求助者:是这样吗?认知问题解决了,情绪和行为问题就解决了?心理咨询师:假如在大街上,有一个人踩了你的脚,你会有什么反应?求助者:可能会生气吧,会怪他走路也不看着点!心理咨询师:假如踩你脚的是个盲人,你会有什么反应?求助者:盲人?应该不会有什么反应吧,他又看不见。心理咨询师:都是被踩了脚,一个生气,一个不生气,这说明了什么呢

A. 帮助求助者建立新视角
B. 启发引导求助者思考
C. 引导求助者建立新的思维模式
D. 通过举例改变求助者的认知

案例一(15):求助者:我的纠结就是要不要再和我们经理有这种关系了。心理咨询师:你和经理工作上是上下级关系,生活中是校友关系,你所说的“要不要这种关系”是什么意思呢?咨询师“你和经理工作上是上下级关系,生活中是校友关系”这句话使用的是()技术

A. 内容反应
B. 情感反应
C. 内容表达
D. 情感表达

案例一(54):求助者:是的,我确实应该好好想一想了。心理咨询师:(沉默约5分钟)我想你现在应该思考:你到底是谁,你应该是什么样的,最终要做成什么样的人。咨询师沉默后的话,说明咨询师()

A. 进行了提前准确的共情
B. 推测求助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C. 提出了求助者自我期待的问题
D. 将求助者的问题导向深的层次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