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甲公司收到一张从长沙寄发的订货单,订货方签名为“中国深圳乙集团长沙公司”,订购甲公司开发的学习软件。后达成协议,双方在乙集团长沙公司提供的标准合同文本上签了字。合同约定由买方自提货物。双方并未约定合同适用的法律,后因合同履行发生争议。买方称其是“中国深圳乙集团公司”在长沙设立的子公司,使用的合同文本是集团公司内部制定的格式合同,但其营业地在法国,该批货物是用于在法国市场上销售,主张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卖方称,双方使用的是买方提供的标准合同,直到买方提货后,买方都没有声明其营业所在地,卖方始终以为买方是长沙的一家公司,不同意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本案应当适用( )法律。
A. 中国的《合同法》
B.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C. 美国法
D. 中国的《民法通则》
查看答案
广东某公司从日本购进钢材5000吨,价格条件为CIF广州。由于短途运输和船速较快,该批货物先于提单到达了目的港。该公司凭副本提单加自己签署的保函提取了货物,之后该公司并未去银行付款赎单。银行于是向承运人提出了索赔要求。下列关于本案的主张有哪些是正确的?( )
A. 承运人可以凭副本提单加保函向广东某公司交货
B. 承运人应当赔偿银行的损失
C. 承运人应凭正本提单向收货人交货
D. 承运人与银行没有关系,不应承担任何责任
下列关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 受要约人超过要约有效期作出的承诺一律无效
B. 受要约人必须将其不接受要约的意思表示明确通知要约人,否则视为承诺
C. 受要约人一经作出承诺,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即告成立
D. 如果受要约人依据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在要约有效期内发出货物或者支付了价金,则为有效的承诺
2002年1月,中国A公司出口一批设备给德国B公司,B公司进口该批设备拟转售甲国。2002年5月,甲国政府下达禁令,禁止该种中国设备进口。B公司不得已将该批设备转售乙国。2003年1月,乙国C控告B国公司该批没备侵犯其专利权,B公司遂要求中国公司对此承担责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
A. 中国公司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B. 德国公司遭到追诉,是因为中国没备在甲国被禁所致,中国公司应对此承担责任
C. 中国公司应承担侵权责任
D. 中国公司对所售货物的权利担保仅限于德国和甲国领域内
中国A公司向国外询购某商品,不久接到某外商B公司8月20日的发盘,有效期至8月26日。A公司于8月22日电复:“如能把单价降低3美元,可以接受。”对方没有反应。后因用货部门要货心切,又鉴于该商品行市看涨,A公司随即于8月25日又去电表示同意对方8月20日发盘所提的各项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原发盘失效
B. 合同未成立
C. A公司的第二个去电是承诺
D. 合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