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疑狱集》载:“张举,吴人也。为句章令。有妻杀夫,因放火烧舍,乃诈称火烧夫死。夫家疑之,诣官诉妻,妻拒而不认。举乃取猪二口,一杀之,一活之,乃积薪烧之,察杀者口中无灰,活者口中有灰。因验夫口中,果无灰,以此鞠之,妻乃伏罪,”下列表述不成立的是( )
A. 县令张举非常重视证据,证据在定罪量刑中很重要
B. 张举用“积薪烧猪”的方法来查验证据,是因为当时的法律没有规定刑讯程序
C. 该案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宋朝对证据和勘验的重视
D. 宋朝是中国古代检验制度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
对唐律的历史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 宋、元、明、清各朝立法都以《唐律疏议》为基本参照,并直接沿用了一些重要制度和原则
B. 对同时期的欧亚国家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C. 对日本、朝鲜、越南、阿拉伯等国家的立法产生重要影响
D. 对东亚国家法制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立法层面,司法实践也有很大影响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高宗李治的妹夫房遗爱谋反案发,犯“十恶”罪,依《永徽律疏》规定,对房遗爱应作何处置?( )
A. 可适用“八议”免于死刑
B. 应被判处死刑
C. 可以被赦免
D. 可以享受“请”的特权而免除死罪
梁启超曾说“魏晋律者,实菀法经与唐律之中枢,而为其重要之媒介也”,据此,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制,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是中国法制史发展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时期
B. 虽然是乱世,但是法制仍有较大的发展
C. 魏律所代表的律学水平是该时期法制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D. 这一时期是中国法律制度儒家化的一个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