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梁启超曾说“魏晋律者,实菀法经与唐律之中枢,而为其重要之媒介也”,据此,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制,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是中国法制史发展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时期
B. 虽然是乱世,但是法制仍有较大的发展
C. 魏律所代表的律学水平是该时期法制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D. 这一时期是中国法律制度儒家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几部律典的结构体例,表述错误的是( )

A. 《法经》中相当于近代刑法总则的部分《具法》被置于六篇中的最后一篇
B. 《晋律》将刑名和法例合为“名例律”一篇
C. 《九章律》中的《具律》为九篇中的第六篇,既不在始也不在终
D. 《宋刑统》12篇中的第一篇是“名例律”

汉律中关于亲属间有罪(谋反等罪除外)可容隐,可作免罪处罚的是( )

A. 子匿父母
B. 祖父母匿孙
C. 夫匿妻
D. 父母匿子

秦朝的中央司法审判机关是( )

A. 大理寺
B. 刑部
C. 廷尉
D. 御史台

关于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取消郡县制,实行分封制,剥夺了旧贵族对地方政权的垄断权
B. 商鞅改法为律,突出了法律规范的伦理性
C. 商鞅推行“连坐”制度,鼓励臣民相互告发奸谋
D. 商鞅提出“轻罪重刑”,反对赦免犯罪,认为有罪者均应受罚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