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案例分析题患者女,53岁。咳嗽、咳痰1年余,伴体重下降12~13kg。既往左侧乳腺癌行手术治疗3年,术后病理为乳头状导管癌,术后三苯氧胺治疗8个月。有粉尘接触史4~5年。常规胸部CT提示右中叶小结节,0.6cm×0.6cm,纵隔见小淋巴结。 若胸部LDCT随诊,以下正确的是()

A. 宜2或3个月复查1次,如保持稳定,延至6个月复查,如2年病灶一直稳定,证明良性病变可能大,但仍需随访
B. 宜6个月复查1次,如保持稳定,延至1年复查,如2年病灶一直稳定,证明良性病变可能性大
C. 宜2或3个月复查1次,如保持稳定,延至6个月复查,如2年病灶一直稳定,证明为良性病变,不用再随访观察
D. 宜6月复查1次,如保持稳定,延至1年复查,如2年病灶一直稳定,证明良性病变,不必再随诊
E. 胸部LDCT能精确显示肺内小结节的细微结构和边缘特征。其放射剂量小,是传统CT的1/6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案例分析题患者女,33岁。主因间断发作性憋气、心悸、头晕、疲乏无力伴手脚麻木6个月入院。既往无心血管病、神经系统病、呼吸系统病史。体检:T37.2℃,P112次/min,R38次/min,BP100/70mmHg。患者呼吸浅快、精神紧张、心率规则、心脏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呼吸音清晰,双肺未闻啰音,四肢肌张力轻度增高,双手呈内屈状。 为明确诊断,需要向患者询问的问题是()

A. 有无发热
B. 有无便血
C. 有无糖尿病史
D. 每次发作有无诱因,如精神过度紧张、过度劳累、心理压力过大
E. 既往有无癫痫发作
F. 有无食欲和进食量下降

案例分析题患者女,74岁,主因“间断胸痛20余年,加重2个月”入院。5年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前降支弥漫病变,于前降支近中段植入支架3枚。此后患者仍偶有胸痛发作。2个月前,开始出现活动中胸痛,以饱餐后为著,且症状逐渐加重,活动耐量逐渐降低。既往:原发性高血压史10余年,糖尿病史4年。入院查体:Bp14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律不齐,可闻及期前收缩约5次/min。肝、脾肋下未及。双踝部轻度可凹性水肿。ECG检查: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如选择PCI,考虑介入治疗的靶血管为()

A. LAD
B. LCX
C. RCA
D. LAD+LCX
E. LCX+RCA
F. LAD+RCA

案例分析题患者女,42岁,发作性咳喘5年余,春秋季易发作,每次发作持续1个月,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给予抗菌、镇咳、平喘治疗后可缓解。近2年病情加重,全年均有症状,当地医院诊断“哮喘”,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50/250μg,2次/d”治疗,患者自觉效果不佳未规律使用。 患者病情控制不佳的可能原因包括(提示体检:T36.7℃,P75次/min,R24次/min,P110/78mmHg。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散在的干鸣音。胸片显示双下肺纹理重。肺功能检查:FEV占预计值的72%,使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后,FEV可达预计值的87%。)()

A. 药物治疗不充分
B. 是否有持续存在的变应性诱因,如某些变应原或职业因素
C. 没有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D. 诊断错误
E. 依从性不佳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65岁,20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多咳白色泡沫样痰。此后咳嗽、咳痰不止,多为白痰,时为黄痰,秋冬季或天气变冷时加重,多自服药或者至医院抗感染治疗后好转。10余年前出现进行性气急,活动后加重,近半年反复出现双下肢水肿,尿量减少,本次因为严重呼吸困难入院。 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应考虑的诊断是(提示动脉血气分析:pH7.359,PaO57.7mmHg,PaCO81.8mmHg,实际HCO45.0mmol/L,标准HCO38.7mmol/L。肺功能:FEV.0/FVC为44.4%,FEV.0/预计值为31.9%。)()

A. Ⅰ型呼吸衰竭
B. COPDⅢ级
COPDⅣ级
D. 肺间质疾病
E. Ⅱ型呼吸衰竭
F. 社区获得性肺炎
G. 医院获得性肺炎
H. 肺真菌感染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