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事例俯拾皆是,如何使素材成为课堂教学的"兴奋剂”,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愿望的生成,并能实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的贡献,深刻体验化学的价值”这一目标,是教师在选取素材和使用素材中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某位教师设计的"松花蛋中的化学”的情境教学的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创设情境】1.展示课前调查:学生对松花蛋的了解和喜爱原因分析。2.播放"毒皮蛋”相关新闻。3.课题展示:松花蛋中的化学。环节二:提出问题,合作交流1."毒皮蛋”中的有毒成分是什么?该物质具有怎样的性质?2.如何判断皮蛋是否有毒?3.假如误食毒皮蛋,有没有自救措施?4.如何制作健康皮蛋?5.泥松花蛋和无泥松花蛋的制作原理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不同?环节三:质疑释疑,深度探索1. 学生交流后质疑。2.学生相互释疑。3.教师指导点拨。环节四:提炼总结,有效评价1.知识点梳理与总结。2.研究方法总结与分析。3.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评价。环节五:深刻反思,提出问题1.回顾松花蛋的发展史,引导学生猜想设计优化的制作松花蛋方案。2.结合社会现实,对"毒皮蛋”进行社会分析。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要分析如此设计环节一的作用。(2)如果你是该教师,你将如何实现环节二的设计?(3)上述教学设计采用的是情境教学法。请简要介绍情境教学法。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材料1: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公民主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了解食品安全信息。而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是一个可行的方式。材料2:2011年9月5日,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一则题为"杂昧儿的味精”的报道,披露了青岛两家味精厂生产的味精中谷氨酸钠含量严重不足,除此之外,还含有超标的硫酸镁和食盐等杂质。问题:(1)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体现了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的什么基本理念?(2)材料2的内容能否用于进行食品安全教育?能的话,可以从什么角度切人进行设计,并写出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不能的话,请说明理由。(3)列举两个可以渗透食品安全教育的化学教学内容。

借款人已在工商部门办理年检手续的营业执照和借款人近三年的经财政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属于借款人资信审查文件。()

在规定的时期内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规定。()

你认为做实验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吗?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