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为B公司的母公司,2012年1月1日,A公司以其本身权益工具为B公司的1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股票期权,每份期权在2012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24元。第一年年末能够行权的条件是B公司净利润增长率要达到20%,第二年年末能够行权的条件是B公司的净利润两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5%,第三年年末行权条件是B公司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达到10%。2012年B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为18%,有8名管理人员离开,预计第二年的净利润增长率为18%,预计2013年12月31日可行权,预计还有8名管理人员离开。2013年B公司净利润只增长10%,未达到两年平均增长15%,当年又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预计2014年12月31日可行权,预计第三年还将有12名管理人员离开。2014年B公司净利润增长了8%,三年平均增长了12%,当年有8名管理人员离开。2014年12月31日剩余管理人员全部行权,行权价格为5元。要求: 计算合并财务报表中2014年确认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金额。
长江公司于2014年1月1日动工兴建一栋办公楼,预计工程于2015年9月30日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长江公司建造工程支出如下:(1)2014年4月1日,支出6000万元(2)2014年6月1日,支出2000万元(3)2014年7月1日,支出6000万元(4)2015年1月1日,支出6000万元(5)2015年4月1日,支出4000万元(6)2015年7月1日,支出2000万元长江公司为建造该办公楼于2014年1月1日借入专门借款10000万元,借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6%,按年支付利息。除此之外,无其他专门借款。办公楼的建造还占用两笔一般借款:(1)从A银行取得长期借款8000万元,期限为2013年12月1日至2015年12月1日,年利率为6%,按年支付利息。(2)以面值发行公司债券40000万元,发行日为2013年1月1日,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8%,按年支付利息。专门借款闲置资金用于固定收益债券暂时性投资,假定暂时性投资月收益率为0.25%,每月收到款项存入银行。假定全年按360天计算。因原料供应不及时,工程项目于2014年8月1日~11月30日发生中断。要求: 计算2014年和2015年利息资本化金额及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A公司为B公司的母公司,2012年1月1日,A公司以其本身权益工具为B公司的1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股票期权,每份期权在2012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24元。第一年年末能够行权的条件是B公司净利润增长率要达到20%,第二年年末能够行权的条件是B公司的净利润两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5%,第三年年末行权条件是B公司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达到10%。2012年B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为18%,有8名管理人员离开,预计第二年的净利润增长率为18%,预计2013年12月31日可行权,预计还有8名管理人员离开。2013年B公司净利润只增长10%,未达到两年平均增长15%,当年又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预计2014年12月31日可行权,预计第三年还将有12名管理人员离开。2014年B公司净利润增长了8%,三年平均增长了12%,当年有8名管理人员离开。2014年12月31日剩余管理人员全部行权,行权价格为5元。要求: 计算合并财务报表中2012年和2013年确认增加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金额和管理费用的金额。
2013年1月1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到期还本、分期付息的公司债券200万张,该债券每张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月1日支付上一年利息,该债券实际年利率为6%。甲公司发行债券实际募得资金19465万元,债券发行公告明确上述募集资金专门用于新厂房建设。甲公司与新建厂房相关的资料如下:(1)2013年3月10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将厂房建设工程交由乙公司建设。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厂房建设工程工期为两年半,应于2015年9月30日前完工;合同总价款为25300万元,其中厂房建设工程开工之日甲公司预付4000万元,2015年3月31日前累计付款金额应达到工程总价款的95%,其余款项于2015年9月30日支付。募集资金不够支付的,占用自有资金。(2)2013年4月1日,厂房建设工程正式开工,当日,甲公司按合同约定预付乙公司工程款4000万元。(3)2014年2月1日,因施工现场发生火灾,厂房建设工程被迫停工。在评价主体结构受损程度不影响厂房安全性后,厂房建设工程于2014年7月1日恢复施工。(4)2015年9月30日,厂房建设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款项已全部支付。(5)假定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按年计算,不考虑专门借款闲置资金产生的收益。要求: 计算甲公司厂房建造期间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并计算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入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