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户籍所在地为A区的张某和于某在C区共同侵害了第三人,手段与情节基本相同。C区公安机关对张某作出了行政拘留10天的行政处罚,对于某作出了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公安机关在D区对张某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如果张某“以行政处罚显失公正为由”请求人民法院作出变更判决,人民法院是否应支持其诉讼请求?为什么?
查看答案
有企业之所以需要改革,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它的产权属于国家,从而产生了国企经营非人格化的矛盾。后果是,企业管理者不必对企业负责。企业难以实现经济效益。在改革中,国企开始面向市场,同时政府也给予了其它充分的自主权,但这又导致一些国企高管强化了内部人控制,使国企成为某些人假公济私的腐败通道。而通过股份化改革吸收的公众资本由于力量微薄,根本不可能对此起到制衡作用。显然,混合所有制模式建立以后。如果国有企业的这种内部人控制机制仍然没有得到改变,那么,它的效果也只能是有限的。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经营非人格化导致国企难以实现经济效益
B. 混合所有制模式能有效促进国有企业改革
C. 公众资本力量是无法制衡国企内部人控制机制的
D. 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
我国技术引进的第二阶段是()
A. 1950~1959年
B. 1960~1969年
C. 1979~1994年
D. 1995~2005年
()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A. 诊断性
B. 形成性
C. 总结性
D. 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