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案例分析题患者双侧下后牙缺失,余牙正常,设计铸造支架式义齿 如果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6mm,大连接体可采用()

A. 舌杆连续卡环
B. 连续卡环
C. 舌杆与连续卡环
D. 舌板
E. 舌板与连续卡环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案例分析题患者双侧下后牙缺失,余牙正常,设计铸造支架式义齿 此患者确定颌位关系的方法是()

A. 利用余留牙确定
B. 用蜡合记录
C. 用蜡堤确定正中牙合位
D. 用蜡堤确定正中牙合位,并重新确定垂直距离
E. 以上都不是

共用题干题患者男,65岁,因“上腹不适6个月,头晕、乏力1个月”来诊。查体:T37.2℃;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HR96次/min,律齐,双肺呼吸音清;肝肋下3cm,脾肋下4cm。血常规:Hb86g/L,WBC29.3×10/9L,PLT538×109/L。肝、肾功能正常。 患者拟诊骨髓增殖性疾病,下列检查中最具鉴别诊断价值的是()

A. 外周血涂片-细胞形态及分类检查
B. 免疫球蛋白7项
C. 外周血免疫分型检查
D. 突变基因筛查及染色体检查
E. 浅表淋巴结超声

共用题干题患者男,60岁,因“间断左上腹隐痛2个月,加重4h”来诊。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左上腹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腹部超声:脾厚5.6cm,长10.4cm,上极可见5.1cm×5.0cm×5.0cm的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轮廓规整,其内及周围均可见血流信号。腹部CT(增强):脾中下部可见一类圆形低密度灶,其内密度不均匀,大小为5.4cm×5.3cm,边界清楚,轻度强化,CT值44HU。PET-CT:脾下部膨隆,一类圆形高摄取病灶,约4.5cm×5.7cm,SUVmax18.29,边界清楚。 下一步采取的最佳治疗方案是()(提示脾肿瘤组织病理学: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伴有脾门淋巴结累及。浅表淋巴结超声:右侧腋窝可见数枚淋巴结,最大者2.5cm×1.5cm,皮髓结构不清,内部可见血流信号。)

ABVD方案化学治疗
B. CHOP方案化学治疗
C. R-CHOP方案化学治疗
D. 腹腔淋巴结局部放射治疗
E. 等待观察

共用题干题患者女,68岁,因“四肢皮肤反复紫癜6个月”来诊。查体:肝、脾不大。血常规:Hb110g/L,WBC5.0×109/L,分类正常,PLT15×109/L。 如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下列紧急处理中不恰当的是()

A. 血小板输注
B.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C. 大剂量激素
D. 静脉注射长春新碱
E. 血浆置换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