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二、演绎推理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假设是正确的,不容量疑的。你根据这段陈述,选出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伺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在反对1970年的净化空气法令时,美国汽车工业论述说,使汽车尾气合乎法令白不但在经济上不可行,而且从环境方面讲也没有必要。然而,1967年发明的催化剂转化器地使汽车制造商达到了1970年的标准。目前,汽车制造商正在通过游说反对政府打算通过加强汽车尾气限制的法令。汽车制造商争论说,要达到这些新的限制不但要使他们付出非常昂贵的代价,而且对抑制空气污染来说也不需要。很明显,不应关注汽车制造商的立场。 下面哪一项,如果正确,能对汽车制造商的现在立场构成最有力的支持( )

A. 限制汽车尾气的法令越苛刻,汽车制造商就越难比较经济地提供所需的支持
B. 对汽车制造商来说,并非每一条新的尾气限制法都要求新的汽车技术来遵从它
C. 为了能抑制总的空气污染的增加,路上的汽车越多,对汽车排放的尾气的限制就应越严格
D. 除非迫于政府方面的压力,汽车制造商很少做一些与自身利益无关的汽车技术改进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每题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综合判断,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来填补缺项。 1269,999,900,330,()

A. 190
B. 299
C. 270
D. 1900

一、数字推理每题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综合判断,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来填补缺项。 4,4,6,9,10,25,14,( )

A. 38
B. 49
C. 57
D. 36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展露微笑会让人留下美好印象。但是你知道吗,惊恐的表情才最[ ]。美国科学家近日通过比较大脑处理各种面部表情的速度,得出结论认为惊恐的表情能够最快地被人类意识到。相关论文发表在《情绪》(Emotion)上。 此次研究由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心理学家DavidZald领导。他和研究小组利用视觉闪光抑制(visualfiashsuppression)技术(该技术能够减慢大脑对面部表情的反应速度),和一个能让双眼同时观看不同图像的阅读器,向参与实验者的一只眼睛展示静态的面部表情图像,向另一只眼睛展示一串快速翻动的随机图像,并让参与者报告他们第一眼意识到静态面部表情的时间。 结果发现,相比较中性或快乐的表情,参与者意识到惊恐表情的速度要快得多。而且,Zald表示,这种现象在实验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 研究人员认为,惊恐是对人类很重要的信息,它会提醒人们注意潜在的危险。所以惊恐图像在视觉处理过程中走了“捷径”,更快地被人类所意识到。 同时,此次研究也显示了大脑对微笑的“漠不关心”。Zald说:“快乐的表情被察觉速度甚至比中性表情还要慢。”这表明,对于没有什么危险一信号,大脑相应的关注也较少。 Zald表示,面部表情对于人们传递社会交往信息至关重要。有些人,比如孤独症儿童,无法正确地判断别人的情感表情,结果就会导致严重的社交困难。 对于第三段划线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惊恐表情的反应比中性或快乐的表情速度更快
B. 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大脑都对于惊恐表情的加工处理更快速,跟我们的预测不符
C. 研究结论表明我们对于惊恐表情较中性或快乐的表情更为敏感
D. 大脑对微笑“漠不关心”

二、演绎推理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假设是正确的,不容量疑的。你根据这段陈述,选出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伺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一批年龄不同的孩子在听故事。故事中有人做坏事;做坏事的人中,有的是故意的,有的是无意的。当问及该如何惩罚这些做坏事的人时,年龄小的孩子就不同于年龄大的孩子,他们不加区别地对做同类坏事的人设计同样的惩罚,不管他们是故意还是无意。这说明;年龄小的孩子在考虑对做坏事的人的惩罚时天然地倾向于持“唯效果论”的观点。作为一种和“唯动机论”极端对立的伦理学观点,“唯效果论”认为,尽管某种行为的结果可能由不同的动机造成,但对这一行为的道德评价,只能依据结果本身,而不能依据不同的动机。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

A. 小孩子对不同的坏事能设计不同的惩罚
B. 有些大孩子甚至大人也认为惩罚坏事应当只考虑结果而不考虑动机
C. 区别不同的动机需要有较为成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 小孩子和大孩子一样都有可能无意识地干坏事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