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男性,22岁。5天前患者出现失眠、乏力。3天来,学习时注意不集中,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记忆力减退,不认识熟悉的同学和老师,诉头痛,不愿上学,渐胡育乱语,说话东拉西扯,让人难以理解,有时说:"你们拿我做实验,有外星人,你们都是走狗!走狗!走狗!"。有时说;"我这是怎么了?我这是怎么了?我这是怎么了?"夜不眠,兴奋吵闹,行为乱,撕扯自己的头发,碰头。白天行为较为安静,夜间加重。拒绝治疗。 经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在3天前出现低热,咽痛。入院时体温37.8℃,咽后壁充血,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当晚体温升至38.8℃,急查血常规示。WBC18×109/L,头颅CT正常,脑脊液正常,此时考虑哪些诊断()
A. 癔症性精神病
B. 精神分裂症
C. 颅内肿瘤所致精神障碍
D.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E. 情感障碍
F. 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查看答案
冷菜在我国南北方称法不一,南方多称为()。
A. 冷盘
B. 凉菜
C. 冷荤
D. 凉盘
男性,54岁,咳嗽、咳痰10年,伴活动后气短3年。3天前受凉后咳喘加重,并出现双下肢浮肿,腹胀,尿量减少。体检:双肺叩过清音,可闻及干湿性啰音。肝肋下3cm,双下肢可凹性水肿。查血气分析:PaO45mmHg,PaCO68mmHg。 在此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 积极抗感染
B. 持续低流量吸氧
C. 止咳、祛痰
D. 大剂量利尿剂
E. 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
女性,23岁,工人。3年前父亲因心脏病去世,葬礼后患者即感到心前区不适,心慌、胸闷,自觉症状和父亲的病相似,在医院照顾父亲时就曾听说心脏病也有遗传性,故认为自己也得了心脏病,三年中患者往返于多家医院心内科看病,反复行心电图、心脏彩超、心电监测等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专家告诉其心脏没有问题,要她别紧张,可她坚信自己的心脏有问题,怀疑检查不准确,怀疑医生的水平不高,要求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要求家人带她到更大的医院检查。对该患者治疗包括()
A. 抗焦虑药物治疗
B. 心脏病药物治疗
C. 抗抑郁药物治疗
D.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ECT、治疗
F. 森田治疗
G. 认知疗法
女性,61岁,汉族,工人,已婚。主诉"失眠20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20年前生气出现夜眠差,每晚睡眠3~4个小时,主要表现为入睡难、多梦、早醒,白天感困乏。发病3个月后来院治疗,服用地西泮5~10mg/d,阿米替林25mg/d等药物治疗,睡眠比较满意,10余天出院。以后每当睡眠差时就服用地西泮5~10mg,好转时停药。2年前换用艾司唑仑1~2mg/d,睡眠正常。2个月前因生气病情反复自服氯硝西泮6~8mg/d,仍觉睡眠表浅而就诊。以下哪些有助于了解病史()
A. 询问失眠症的原因
B. 查找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C. 了解睡眠环境的影响
D. 以患者对睡眠的主观评价为标准
E. 体格检查
F. 心电图、脑电图
G. SAS、SDS、SCI、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