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研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形成性评价”这一内容时,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产生了分歧。下列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适合的是()
A.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水平
B. 形成性评价应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C. 语文课程评价的功能应侧重于诊断
D. 形成性评价应强化对学生的定性评价
查看答案
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师用披风、靴子、高帽、墨镜、口罩、耳套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手臂上挽着一把带套子的雨伞踏进教室,学生一片哗然。教师用食指按着嘴唇说:“嘘,千万别出乱子!”然后,教师继续模仿别里科夫的口吻,以“自述”的方式梳理情节,导人新课。对该教学行为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违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淡化了对文本的探究
B. 违背语文课程的精神实质,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C. 遵循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突出了课堂的情境营造
D. 遵循语文课程的目标要求,强调了小说的文体特点
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教师使用了下列两个教学补充材料,阅读并按要求答题。 师:这名黑人妇女,正在华盛顿职业介绍会上捡拾工作介绍材料。(向学生展示相关资料一)师:2004年1o月17日,一名黑人妇女手持印有“马丁·路德·金”头像的标语牌参加集会。 当天,上千名美国工人在首都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前举行集会。要求增加工人就业机会。美国联邦调查局2005年10月发表报告称,2004年美国有9 528人成为
A. 用数据显示美国黑人的现实生活,暗示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仍未实现
B. 引入资料能够证明《我有一个梦想》的观点,可作为课文的补充依据
C. 教师积极开发课外教学资源,为学生掌握论说类文体特征奠定了基础
D. 数据和图片让学生产生直观感受,认识到美国种族歧视现象依然严重
某教师在高一年级设计了采访与采风、访谈与座谈等口语交际活动,对这一做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体现口语交际内容的重复和能力水平的提升
B. 凸显口语交际教学和日常生活表达与交流的结合
C. 活动的设计符合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要求
D. 四项口语交际活动缺乏内在联系,内容设计随意
教学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教师要求学生回顾学过的五言律诗,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A.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B. 李商隐《夜雨寄北》
C. 白居易《观刈麦》
D.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