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系统相互接触而传热,当两个系统的内能相等时就达到了热平衡
B. 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
C.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其体积与摄氏温度成正比
D. 单晶体中的原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周期性排列的,因而原子是固定不动的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4利用实验器材(规格、数目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
B.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用硫酸除去硫酸钡中的少量碳酸钡
C.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用固体氯化钠配制0.5mol/L的溶液
D.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用溴水和CCl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

阅读下列材料,试回答有关问题。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新课改的必要条件。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原则之一。开发出优秀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问题:(1)课程资源的含义是什么?(2)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目的要求:(1)会制作临时装片;(2)会使用显微镜观察:(3)认识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4)会按生物绘图要求画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简图。材料用具:凉开水或清水、一次性杯子、塑料吸管、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消毒牙签、烧杯、吸管、0.9%生理盐水、稀碘液、吸水纸、纱布等。方法步骤:(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①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②漱口,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侧壁上轻刮几下:③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涂抹几下:④用镊子夹起洁净的盖玻片,将它的一端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放下,要求无明显气泡产生: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然后把多余的水擦干净。(2)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①正确取放显微镜,安好目镜:②转动转换器,选取低倍物镜:③对光:选用合适的光圈,并转动反光镜,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暗合适的视野:④观察:标本对准通光孔;下降镜筒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下降时眼睛看着物镜:左眼注视目镜内;同时上升镜筒;视野中有清晰的的物像。(3)绘图①一边观察一边绘图,按生物绘图的要求画一个口腔上皮细胞,细胞结构各部分的比例合适:②注出各部分名称。(4)整理仪器①擦净器具和桌面,废物放入垃圾筒;②显微镜的整理、复原(镜筒、物镜、反光镜)。 根据材料回答:(1)分析以上材料,按教学活动特点分,该实验属于哪一种类型?(2)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学生实验前一定要认真准备,教师应从哪几方面做好实验教学准备?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提出问题:(1)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2)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吗?(3)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吗?作出假设:(1)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2)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3)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设计方案:学生根据课本已有的实验方案,再进行设计以完善改进自己的实验方案。确定方法步骤:(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黄变白。(5)用清水漂洗叶片。(6)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7)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实验结束后,互相表达与交流,最终得出结论。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上述材料,根据实验目的分类,该实验属于哪一种类型。(2)概述这种实验教学方法的优点。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