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全国特级教师丁盛宝在《我是怎样教数学的》中写道:
平时,我讲授一个新的单元,总要分以下几步走:
(1)先给基础有缺漏的同学补一些过去没有学好的知识,填平他们的知识缺陷,使他们达到班内的平均水平,以利于接受新的知识。
(2)课内讲授新知识时,照顾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水平。
(3)在教了一段时期之后,同学中出现了新的差距。我就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教材的内容,有时把学生分成两组,重新安排课堂座位,进行复式教学。对理解力好的同学一般只要提一提、点一点,由他们自己看书,做题目;而理解力差的同学则由我加强辅导,领着他们一起做题目,让他们慢慢学会自己走路。对两个组,我出的题目也是不尽相同的。
(4)在进行复式教学之后,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跟不上,我就给他们进行课外辅导。
(5)单元测验后,如还有个别学生跟不上,我就把他们请到办公室来一个一个地进行具体辅导。我把这种分层补缺,逐批过关的做法叫做“筛米粉”。学生经过各种不同的“筛子”筛过后,每个同学就都能达到合格的水平了。
请你就丁老师的“分层补缺、逐批过关”的做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有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

A. 100%
B. 120%
C. 150%
D. 200%

下列选项中,体现德育方法中的榜样示范法的是()。

A.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目的]练习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在分配制造费用方面的差异。 [资料]贝林公司刚结束其第一年的营业活动,以正常成本计算法为基础的单位成本如下(金额单位:元): 单位制造成本: 直接材料(2千克@2) 4.00 直接人工(1.5小时@9) 13.5 变动性制造费用(1.5 小时@2) 3.00 固定性制造费用(1.5 小时@3) 4.50 合计 25.00 销售和管理费用: 变动 5/单位 固定 190 000 当年,该公司发生了以下的活动: 生产量 24 000 销售量 21 500 单价 42 直接人工小时 36 000 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比预计固定性制造费用少12 000元。预计变动性制造 费用比实际变动性制造费用少5 000元。该公司用36 000直接人工小时这一预计 的作业水平计算预定制造费用分配率。任何制造费用差异均计入产品销售成本。 [要求]
用完全成本计算法和变动成本计算法分别计算产品单位成本。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小君曾是某省井陉矿务局第一小学学生,尽管学习起来有点吃力,但一至三年级,他一直快乐活泼。从四年级开始,马小君变了,他的父母发现,他回家后常躲在屋里哭泣,问他为什么,他却始终不肯说出原因。
某一天下午班会课上,因为没有按要求带校服,班主任焦老师让马小君站到讲台前,摘掉眼镜,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马小君被连打几个耳光,打完后,马小君流着泪一直站到放学。马小君的父母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惊,要求学校调查处理。学校就此事开展了调查,当着家长的面,询问马小君被打的经过。“四五年级被打过40次,六年级上学期被打过十七八次”,焦老师“打脸、打背、打手、踢腿”,上四年级时,焦老师把马小君叫到办公室,打他的脸,把眼镜打掉,镜框裂了。“还有一次,我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打完我后,让我回家补作业,我跑到焦化厂地下室补完作业。”
问题: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的行为存在的问题。(14分)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