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何避免抄袭、剽窃,您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A.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抄是一种写作策略和选择
B. 当前,我们正处于大的学术风气转型时期,各种规范将抄袭、剽窃作为重点打击、整治对象。
C. 看完诸多文献以后,学生一定要想方设法锻炼自己独立的写作与表达,不断练习。
D. 抄袭、剽窃是所有学术不端行为中最容易甄别的,只要将论文、著作进行比对即可,从证据学的角度,举证成本是最低的。不能抄、不可以抄、不要抄,要自己写,这是个基本的底线。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以下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是?

A. 把成就归功于对研究没有贡献的人,将对研究工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
B. 把成就归功于对研究有帮助但非直接贡献的人,将对研究工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
C. 绕过评审组织机构与评议对象直接接触,收取评审对象的馈赠。
D. 使用了他人未正式发表的数据,但已事先征得数据所有者的同意,并明确说明数据来源。

6.关于《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的起草背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些明显的学术不端行为久治难愈,一些阶段性得以清查的问题接连不断复发。
B. 学术不端行为违背学术诚信,阻碍社会进步,破坏社会公平、公正,滋长了学术人的浮躁之风和功利之心。
C. 道德规范是自律。制度建设是他律,《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是对学术主体的外部刚性约束,具有较强的威慑力。
D. 优良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是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兴旺的基石。

学术不端的定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199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医学研究院组成的22位科学家小组将学术不端界定为伪造、抄袭、篡改
B.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将学术不端行为概括为高等学校及其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公认的学术准则、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
C. 除了申请课题、实施研究、撰写论文等常规的科研活动之外,学术活动应作适当扩张性解释,即还应包括申报荣誉、奖励、人才项目等与科研息息相关的申请评价活动。
D. 因过失造成的对实验结果的判断错误,因研究水平或者仪器设备等外在客观原因造成的研究结果的偏差,仍然是较低程度的学术不端行为

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动机、影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A.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整个社会进入到以大规模社会建制化研究与开发为主的“大科学”时代。
B. 学术不端行为往往伴随学术层面以外的荣誉、地位和商业利益的追逐
C. 学术体制、学术资源配置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惩治不力等体制、机制因素
D. 促使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主要是外部动机,外部名利动机大于内在动机的影响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