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CEST技术进行肿瘤蛋白成像:将游离的蛋白质酰胺质子与水质子之间存在交换效应,即蛋白质氨基上的氢质子有可能脱键游离出来,并与水分子的质子进行交换,结合成水分子的一部分,该化学交换过程可以用磁共振成像的技术进行探测,从而实现间接探测人体蛋白质的磁共振成像。通过CEST的增强机制将MR分子成像中毫摩尔或者亚毫摩尔浓度量级的氨基质子放大到摩尔量级,真正实现了分子水平的无创磁共振成像。MR成像技术的优势除外。()
A. 高分辨率
B. 软组织对比度好
C. 高灵敏度
D. 无创
E. 对人体无害
查看答案
新生儿出生5天,父母发现其排尿少,偶尔滴尿,尿线细,持续时间长,曾在当地医院插尿管失败。近1天患儿呕吐,腹胀,大便3~4次/D,黄色。B超显示双肾积水,输尿管扩张。如果患儿病情恶化,腹胀,腹腔积液征阳性,呼吸困难,考虑()。
A. 肠穿孔
B. 尿毒症
C. 新生儿尿腹
D. 泌尿系感染
E. 新生儿心衰
关于C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A. C因素即洞形因素,指充填窝洞的树脂产生粘结的面与未粘结的面之比
B. 不同的C因素充填体所形成的聚合应力不同
C因素越高,聚合收缩应力就越小
D. 同样体积的Ⅰ类窝洞,深而窄窝洞充填树脂的聚合收缩应力较大,浅而宽窝洞的树脂收缩应力较小
E. 临床采用分层充填和固化的操作方法可有效减少聚合收缩应力
患者男性,37岁。既往体健,因“3小时前不慎从3m高处坠落,头部着地,伤后即出现意识不清”来诊。查体:血压160/90mmHg(1mmHg=0.133kPa),心率70次/分,呼吸24次/分,刺痛不睁眼、不发音、肢体屈曲。右枕部头皮挫伤,局部头皮血肿,面积约8cm×10cm。左瞳孔直径4mm,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右瞳孔直径3mm,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左眼外展外斜位,右眼位居中。双耳外耳道见不凝血流出。双侧胸壁压痛,胸部挤压征(+),腹软,移动性浊音(-),骨盆分离试验(-)。右侧上下肢肌力2级,右侧巴宾斯基征(+)。患者到达急诊室后,需立即进行的处理有()
A. 进行初步诊查评估,为防止疏漏,可按照英文字母“A、B、C、D、E”顺序进行
B.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5分,需立即行气管内插管
C. 可能存在颅底骨折,应采用经鼻插管
D.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应保护颈椎
E. 充分与家属沟通,告知病危
F.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请相关科室会诊
在正常凝血过程中,可以形成复合物的是()。
A. 因子Ⅸa,Ⅷa,PF3,Ca
B. 因子Ⅲ,Ⅶ,Ca
C. 因子Ⅹa,Ⅴa,PF3,Ca
D. 因子Ⅻa,Ⅺa,PF3,Ca
E. 因子Ⅲ,Ⅶ,P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