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假定事发第二天,国家化工部、能源部、水利部及国家环保局等相关部门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展开调查取证和环境评估工作,预计需要两周时间才能得出结论,而按照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要求,审计项目组最迟应在两天内提交审计报告。叶俞认为应当发表保留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

A. 对
B. 错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

A. 氨基酸种类的数量
B. 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
C. 多肽链的形状和大小
D.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E. 分子中亚基的数量

假定注册会计师已证实了K公司有伪造其他公司文件的行为,出于谨慎性,应大大降低对K公司持有的所有外部证据的可靠性评估,转而寻求直接从第三方获取证据的途径。如果这种途径不存在,应当建议会计师事务所解除业务约定。( )

A. 对
B. 错

某建筑企业,企业经理为法定代表人,设有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该企业在其注册地的某项工程施工过程中,甲班队长在指挥组装塔式起重机时,没有严格按规定把塔式起重机吊臂的防滑板装入燕尾槽中并用螺栓固定,而是用电焊将防滑板点焊住。某日甲班作业过程中发生吊臂防滑板开焊、吊臂折断脱落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45万元,丧葬及抚恤等费用60万元,处理事故和现场抢救费用28万元,设备损失200万元,停产损失15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针对此次事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按照通用的事故分级的规定,此次事故属于一般死亡事故
B. 按照通用的事故分级的规定,此次事故属于较大事故
C. 在向受伤未愈的相关人员调查取证时,交谈取证最长时间不得超过2h
D. 此次事故的调查报告应包括该企业的基本情况
E. 此次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某县一化工厂有生产科、技术科、销售科、安全科和工会等。2006年5月3日,该厂氨气管道发生泄漏,3名员工中毒。在事故调查时,厂长说:因管道腐蚀造成氨气泄漏,为不影响生产,厂里组织了几次在线堵漏,但未成功,于是准备停车修补;生产副厂长说:紧急停车过程中,员工甲未按规定程序操作,导致管道压力骤增、氨气泄漏量增大,采取补救措施无效后,通知撤离,但因撤离方向错误,致使包括甲在内的现场3名员工中毒;员工甲说:发现泄漏后没多想,也没戴防护面具就进行处理,再说厂内的防护面具很少而且很旧了,未必好用;员工乙说:当时我是闻到气味,感觉不对才跑的,可能是慌乱中跑的方向不对,以前没人告诉过什么情况下该往哪跑、如何防护,现在才知道厂里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科长说: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厂下达给安全科的任务,由安全科员工组成编制组,预案经我审查后,由生产副厂长签发。 事故调查人员调查确认厂长、生产副厂长、员工甲、员工乙和安全科长所说情况基本属实,并发现预案签发人为已调离该厂的原生产副厂长,签发日期为2005年7月8日,预案没有在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此次氨气泄漏事故,说明该类应急救援预案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