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注册会计师已证实了K公司有伪造其他公司文件的行为,出于谨慎性,应大大降低对K公司持有的所有外部证据的可靠性评估,转而寻求直接从第三方获取证据的途径。如果这种途径不存在,应当建议会计师事务所解除业务约定。( )
A. 对
B. 错
某建筑企业,企业经理为法定代表人,设有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该企业在其注册地的某项工程施工过程中,甲班队长在指挥组装塔式起重机时,没有严格按规定把塔式起重机吊臂的防滑板装入燕尾槽中并用螺栓固定,而是用电焊将防滑板点焊住。某日甲班作业过程中发生吊臂防滑板开焊、吊臂折断脱落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45万元,丧葬及抚恤等费用60万元,处理事故和现场抢救费用28万元,设备损失200万元,停产损失15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针对此次事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按照通用的事故分级的规定,此次事故属于一般死亡事故
B. 按照通用的事故分级的规定,此次事故属于较大事故
C. 在向受伤未愈的相关人员调查取证时,交谈取证最长时间不得超过2h
D. 此次事故的调查报告应包括该企业的基本情况
E. 此次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某县一化工厂有生产科、技术科、销售科、安全科和工会等。2006年5月3日,该厂氨气管道发生泄漏,3名员工中毒。在事故调查时,厂长说:因管道腐蚀造成氨气泄漏,为不影响生产,厂里组织了几次在线堵漏,但未成功,于是准备停车修补;生产副厂长说:紧急停车过程中,员工甲未按规定程序操作,导致管道压力骤增、氨气泄漏量增大,采取补救措施无效后,通知撤离,但因撤离方向错误,致使包括甲在内的现场3名员工中毒;员工甲说:发现泄漏后没多想,也没戴防护面具就进行处理,再说厂内的防护面具很少而且很旧了,未必好用;员工乙说:当时我是闻到气味,感觉不对才跑的,可能是慌乱中跑的方向不对,以前没人告诉过什么情况下该往哪跑、如何防护,现在才知道厂里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科长说: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厂下达给安全科的任务,由安全科员工组成编制组,预案经我审查后,由生产副厂长签发。 事故调查人员调查确认厂长、生产副厂长、员工甲、员工乙和安全科长所说情况基本属实,并发现预案签发人为已调离该厂的原生产副厂长,签发日期为2005年7月8日,预案没有在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此次氨气泄漏事故,说明该类应急救援预案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
某工程局某公司机械加工队,承接某电站部分塔吊安装工程,由武某负责具体安装指挥。×月×日上午,10号塔吊的前后臂和配重块以及主要部件已基本安装完毕。塔吊回转以上部分未与塔身连接,靠爬身套架支撑,塔吊处于顶升准备状态。为安装平台围栏接板,武某违反塔吊不准斜吊的规定,叫起重工王某的弟弟指挥用配合安装的9号塔吊牵引10号塔吊前臂转动,致使10号塔吊套架处弯折,向南倒塌。拴在前臂上的9号塔吊钢丝绳被拉断。站在前臂端的起重工王某随前臂倒塌被砸死,平台上的电气技术员索某被摔死,塔基南面的起重工杜某被配重块压死,路过现场的职工方某被砸断腿,正在塔上安装的工人胡某等4人随塔吊倒下受轻伤,九号塔吊司机田某因钢丝绳被拉断而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6万余元。 事故发生后,有关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鉴定,10号塔吊倒塌的原因是: (1)安装塔吊上部时,旋转台只安放在塔身标准节上端,没有把上下两端的销钉孔用销钉锁住固定,塔吊处于极不稳定状态,为事故埋下了隐患。 (2)塔吊前臂长29m,只伸出17.9m,臂重9.8t,塔吊后臂长7.5m,管重6t,加上配重22.5t,共28.5t。前后臂不平衡,产生了后倾力。 (3)塔吊处于准备顶升状态,上下部分没有用销钉连接紧,在这种情况下,塔吊只能承受压力,不能承受拉力,用9号塔吊(在上)拉10号塔吊前臂(在下),必然产生3个力:向上的拉力使之增加后倾;作用于塔身的推力;旋转力使后臂往外套架危险的开口处扭转。在这3个力的作用下,塔吊迅速向南弯折倒塌。这是由于安装的程序不对,改变了塔吊的受力状态而发生倒塌,而不是塔吊本身的质量不好而引起倒塌。‘(4)按照塔吊安装规定,当顶升套架被升起或正在升起时,严禁回转塔臂,严禁移动变帽小车,严禁起落吊钩。但武某在塔吊回转上部分,安装在套架上,未与塔身标准节相连接,处于顶升状态时,违章指挥操作,同意王某指挥塔臂转动,以致酿成3死7伤的重大伤亡事故。武某对此负有直接的责任。 经人民法院审理,武某的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鉴于案发后武某能主动承担责任,有悔罪表现,某县人民法院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武某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事故调查常用的技术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