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假日经济的现象表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正在从基本生活必需品转向对休闲、舒适和个人发展的需求。同时,中国人的消费观在蓬勃发展的假日经济中正变得成熟。因此产品结构应做相应调整,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服务质量要改善,以满足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小王在上网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打开QQ时可以登录,并与好友聊天。但在IE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www.163.com”却无法打开网易的网页,请列举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很喜欢镜子,他的一句名言便是“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由于他常常把铜镜当作赏赐赐予臣下,这就刺激了制镜业的发展,以至于镜子的华贵富丽逐渐登峰造极,稍微有点儿身份的人,都要有“玉匣金镜”,装镜的匣子要用上等玉石制成,匣中的镜子要镶金镀银甚至镶嵌珠宝翡翠。后来,唐镜演变成了一种特有的模式,叫作“金银平脱”,就是把黄金和白银打成薄片,然后在上面雕花刻物,造出图案,再用漆粘贴在铜镜背面。这种镜子一拿出来,金光闪闪,煞是好看。据史书记载,唐中宗还令人为他选了一丈见方的巨镜,铸上金花银叶,可谓富丽堂皇之至。镜子是用来照人的,而一旦强化了镜子的价值功能,镜子便会发生异化,它在很大程度上便成了显示和炫耀财富与身份的代表。正如同今天许多东西的原本功能也在不断弱化,而附加在它身上的价值功能日益强化那样。一本小小的挂历,也都时兴“24k纯金箔打造”;一只手表,若镶以名贵钻石,便会身价万倍;一支万宝龙大包头金笔,要价5000元以上,有人兜里插上它,并不是用它写字,只是要显示一下贵人的身份。于是,异化的功能,便成了一种有价值的包装。 唐太宗喜欢镜子的主要原因是:

A. 唐太宗本人也很爱美
B. 唐太宗认为常照镜子可以预知未来
C. 唐太宗认为可以把历史和人作为镜子
D. 唐太宗想用镜子提醒人们国家的兴亡和个人的得失

某单位共有18名员工,因缺乏科学管理,人浮于事和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十分严重,工资只分高、低两类。单位中不干事的比干事的人还多,干事者中工资低的人比不干事者中工资低的人还多。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在不干事的人中,工资高的只占少数;另外,毕竟还有工资不低的干事者。最近,小张和小王离开了这个单位,但是该单位人员的上述结构并未因此而改变。据此,可以推断小张或小王原来在单位中不可能是:

A. 工资高的不干事者。
B. 工资低的干事者。
C. 工资高的干事者。
D. 工资低的不干事者。
E. 以上四种人都有可能是。

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且E(X)=2.4,D(X)=1.68,则二项分布的参数n,p的值为______.

A. n=4,p=0.6
B. n=8,p=0.3
C. n=7,P=0.3
D. n=5,p=0.6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