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10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45岁,3年前起中上腹部隐痛,呈间歇性,通常于饭前或饭后4—5小时发生,偶尔睡眠时发生疼痛,进食后疼痛可好转。当地医务室诊为“胃炎”服药后缓解。4天前上腹疼痛加剧,服阿托品无效,进食后不缓解,昨日解柏油样便2次、每次约200g,故来院诊治。体检:口唇无苍白及发绀,两肺无异常;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软,中上腹有轻度压痛,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WBC 5.0x109/L,Hbl00g/L,尿常规(—),大便隐血(+++)。 该患者责任护士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 告知患者应禁食24小时
B. 指导患者进食温凉、清淡流质
C. 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皮肤颜色和肢端温度的变化
D. 便潜血阴性后可以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食、软食
E. 告知患者应养成细嚼慢咽,定时进食习惯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至少多少倍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E. 6倍

急性胰腺炎腹痛时采取何种体位可以减轻疼痛

A. 半坐卧位
B. 弯腰抱膝位
C. 右侧卧位
D. 俯卧位
E. 左侧卧位

(1—3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39岁,于大量饮酒和饱餐后突然出现中上腹持续性绞痛,伴有频繁呕吐,吐出食物和胆汁,呕吐后腹痛并不减轻。查体:上腹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测血清淀粉酶1200U/L,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护士对该患者首选的处理措施为

A. 解痉镇痛
B. 静脉输液
C. 应用生长抑素抑制胰液分泌
D. 禁食、胃肠减压
E. 应用抗生素

作用于壁细胞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中的H+-K+-ATP酶的药物是()。

A. 硫糖铝
B. 沙必利
C. 雷尼替丁
D. 阿司匹林
E. 雷贝拉唑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