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患者男,40岁,因上腹部不适3个月就诊消化内科,查胃镜示胃体大弯侧0.6cm广基隆起灶,黏膜表面光滑,肿块周围可见桥形皱襞,其余黏膜正常。 对于该病灶,考虑到该疾病的生物学特征和自然病程,最佳的治疗方案是()
A. 观察随访
B. 服用标准剂量PPI
C. 服用舒林酸(NSAIDs药物)
D. 胃局部切除术
E. 肿瘤局部挖除术
查看答案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28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史5年,突感上腹剧痛5h,继之全腹痛,大汗淋漓。查体:全腹压痛及反跳痛。 最有助于溃疡穿孔诊断的体征是()
A. 腹肌紧张
B. 腹部叩诊鼓音
C. 肝浊音界消失
D. 腹部移动性浊音
E. 肠鸣音消失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72岁。因无力和面色苍白2个月就诊。患者无明显上腹痛,无黑粪和腹泻史。查体发现贫血貌,巩膜无黄染,腹软,无压痛,无包块。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3.0×109/L,血小板20.0×109/L,红细胞15×1012/L。 现阶段的初步诊断是()(提示: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和上腹部CT未见明显异常,复查骨髓穿刺结果同第1次。胃镜检查示胃窦部正常,胃体部萎缩,肠镜结果无异常。)
A. 胃炎伴缺铁性贫血
B. 营养不良性大细胞性贫血
C. A型萎缩性胃炎伴恶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BorrmmanⅣ型胃癌伴贫血
案例分析题患者女,33岁。主因腹痛、右下腹包块、低热、便秘1年入院。3年前有肺结核病史,服药治疗半年。查体:T37.8℃,P90次/min,R28次/min,Bp100/60mmHg。消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肿大。Hb65g/L,ALB30g/L,肝功能正常。2次骨髓穿刺检查均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胸部X线片示右上肺空洞型肺结核,下腹部CT示回肠末端及回盲部肠壁增厚伴肠系膜根部多发淋巴结肿大。结肠镜示“回盲部溃疡”。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 根据病史,考虑可能的诊断有()
A. 肠结核
B. 回盲部淋巴瘤
C. 克罗恩病
D. 梅毒
E. 白塞病
F. 细菌性痢疾
G. 肠易激综合征
案例分析题患者女,33岁。主因腹痛、右下腹包块、低热、便秘1年入院。3年前有肺结核病史,服药治疗半年。查体:T37.8℃,P90次/min,R28次/min,Bp100/60mmHg。消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肿大。Hb65g/L,ALB30g/L,肝功能正常。2次骨髓穿刺检查均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胸部X线片示右上肺空洞型肺结核,下腹部CT示回肠末端及回盲部肠壁增厚伴肠系膜根部多发淋巴结肿大。结肠镜示“回盲部溃疡”。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 目前考虑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肺结核并肠结核
B. 回盲部淋巴瘤
C. 克罗恩病
D. 梅毒
E. 白塞病
F. 细菌性痢疾
G. 肠易激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