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ush”诊断标准中诊断成人Still病的的4个必要条件不包括()。
A. 发热≥39℃
B. 关节痛或关节炎
C. 类风湿因子<1∶80
D. 抗核抗体<1∶100
E. 白细胞≥15×10/L
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采用同步放射化学治疗+辅助化学治疗方案,NCCN指南(2010年)推荐PF方案,辅助化学治疗的方案为()。
A. DDP60mg/m,D1~3
B. DDP80mg/m,D1
C. DDP100mg/m,D1
D. 5-FU1000mg/m,D1~4
E. 5-FU1000mg/m,D1~5
患者男性,65岁,左耳持续流脓10余年,脓液量多,为黄色黏脓,伴有恶臭,最近1周流脓量减少,但出现左侧头部剧痛,夜间加重,伴有寒战、高热、恶心、呕吐、消瘦、贫血、面色苍白、脉快、呼吸急促、全身无力。检查见外耳道黄色黏脓,恶臭,鼓膜松弛部穿孔,有痂皮覆盖。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哪些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A. 影像学检查如CT、MRI
B. 眼底检查
C. 腰椎穿刺
D. 听力学检查
E. 血液学检查
F. Growe试验
G. Tobey-Ayer试验
患者,男,21岁。主因间断脐周痛、糊状便5个月,3个月前患肛瘘,加重伴发热2周。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作脐周阵发性疼痛,排便后缓解,稀糊状便,3~4次/d,无脓血。3个月前排便时肛周疼痛,有肛周溃疡,诊为肛瘘,行手术治疗。2周前腹痛、腹泻加重并出现间断午后发热,体温37.2~37.8℃。近5个月体重下降15kg。查体:T37.6℃,P102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消瘦体形,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脐部及右下腹压痛(+),肠鸣音6次/min,余查体未见异常。 根据目前该患者的病情,给予的诱导缓解治疗方案中应包括()(提示:患者入院后仍有发热,血白细胞13.2×109/L,N80.4%,血红蛋白98g/L,血白蛋白34g/L,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腹部及盆腔CT显示回肠末端、盲肠、升结肠肠壁水肿增厚。)
A. 糖皮质激素
B. 左氧氟沙星
C. 甲硝唑
D. SASP
E. 英夫利昔单抗(抗TNF-α制剂)
F. 硫唑嘌呤
G. 甲氨蝶呤(MTX)
H. 环孢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