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患者,男,21岁。主因间断脐周痛、糊状便5个月,3个月前患肛瘘,加重伴发热2周。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作脐周阵发性疼痛,排便后缓解,稀糊状便,3~4次/d,无脓血。3个月前排便时肛周疼痛,有肛周溃疡,诊为肛瘘,行手术治疗。2周前腹痛、腹泻加重并出现间断午后发热,体温37.2~37.8℃。近5个月体重下降15kg。查体:T37.6℃,P102次/min,R20次/min,Bp120/70mmHg。消瘦体形,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脐部及右下腹压痛(+),肠鸣音6次/min,余查体未见异常。 根据目前该患者的病情,给予的诱导缓解治疗方案中应包括()(提示:患者入院后仍有发热,血白细胞13.2×109/L,N80.4%,血红蛋白98g/L,血白蛋白34g/L,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腹部及盆腔CT显示回肠末端、盲肠、升结肠肠壁水肿增厚。)

A. 糖皮质激素
B. 左氧氟沙星
C. 甲硝唑
D. SASP
E. 英夫利昔单抗(抗TNF-α制剂)
F. 硫唑嘌呤
G. 甲氨蝶呤(MTX)
H. 环孢素A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患者男,50岁,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5年,间断不规律服用柳氮磺氨吡啶及中药治疗。排便2~3次/d,偶带黏液、不带血,1年来主诉皮肤瘙痒,反复发作发热、黄疸,无明显腹痛,在当地医院多次诊断为“胆囊炎”,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 目前合理的主要治疗方案是()(提示:体温39.5℃,伴寒战、黄疸,同时伴有腹泻(3~5次/d),粪常规(-),WBC16×109/L。)

A. 静脉用甲基泼尼松龙
B. 胆肠吻合术
C. 口服熊去氧胆酸
D. 胆囊切除术
E. 内镜下胆道扩张+引流术
F. 静脉用广谱抗生素

患者女,46岁,与朋友聚餐后次日水样腹泻(6~8次/d),伴下腹痉挛性疼痛,2d后症状加重,并出现发热(38.9℃),在当地县医院进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109/L,粪常规:WBC及RBC满视野,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即静脉给予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治疗。5d后出现黏液血便(8~12次/d),伴腹胀,仍然发热,体温最高达39.5℃。 下一步该患者最合理的处理是()(提示:血压:120/60mmHg,心率:90次/min;肠鸣音:8~10次/min;WBC14×109/L,Hb100g/L;粪常规:WBC及RBC满视野。)

A. 粪细菌培养
B. 血培养
C. 腹部X线平片
D. 腹部CT
E. 结肠镜
F. 输血并更换抗生素
G. 粪找阿米巴滋养体

关于人群归因危险度,叙述错误的有()。

A. 最常用的定义是:对于可预防的危险因素,计算不暴露于该危险因素所有可能不发生的病例占的比例
B. 目前,感染和吸烟是中国人群中主要的肿瘤环境危险因素
C. 当暴露因素是多个水平时,归因分数(A
D. 的计算采用Levin提出的公式
E. 肿瘤环境危险因素间AF相加称为AF的联合作用
F. 根据人群中肿瘤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的变化,可监测人群归因危险度的变化

在帕金森综合征服用多巴胺药物治疗过程中,应避免含()的蛋类、豆类食物,以免降低药效。

A. 叶酸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A
D. 维生素D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