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患者男,17岁,因发现智力减退14年、走路不稳4年、不能讲话7天入院。14年前(患者3岁时)父母发现其智力稍弱于正常同龄儿,口齿不清,可正常上学,但成绩较差;4年前开始出现走路不稳,姿势向右偏斜,日常生活尚可自理;始终未就医治疗,7天前开始出现言语障碍,构音不清以致不能讲话。患者父母及姐姐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症患者。入院查体:神清,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查体: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各方向运动自如,无眼震,颈部无抵抗;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踝阵挛(+)。双侧巴氏征(+)。 如果进一步检查,检测24小时尿铜>40μ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包括()。
A. 如果裂隙灯下双侧角膜可见Kayser-Fleischer环,可开始给予青霉胺1.0g/d
B. 即使裂隙灯下双侧角膜未见Kayser-Fleischer环,也可立即给予青霉胺1.0g/d
C. 即使裂隙灯下双侧角膜可见Kayser-Fleischer环,也一定要肝脏穿刺取病理检查
D. 如果裂隙灯下双侧角膜未见Kayser-Fleischer环,应该行肝脏病理检查
E. 相关基因检测为确诊本病所必需
F. 有关基因检测有助于确诊本病
G. 诊断本病必须有明确的家族史
查看答案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59岁,主因“反复乏力、纳差10年,加重伴腹胀1月”入院。患者10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自觉乏力、食欲下降,多次查肝功能ALT在60~80U/L。因程度较轻,未予诊治。1个月前劳累后乏力、纳差加重,并出现尿黄、腹胀,双下肢水肿。病程中患者无发热,无胸闷、心悸,无尿频、尿急、尿痛。不嗜烟酒。20年前因“胃穿孔”手术,术中输血800ml。家族中有一兄HBsAg阳性。查体:面色晦暗,肝掌(+),未见蜘蛛痣,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示异常,腹隆,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脏肋下未及,剑突下4.0cm可及,质韧,无触痛,脾脏肋下5.0cm可及,质硬,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中度可凹性水肿。 提示:住院期间患者出现便秘,继之出现睡眠颠倒,反应迟钝。查体:昏睡状态,计算力下降,球结膜轻度水肿,扑翼样震颤(+),双侧巴氏征可疑,余查体同前。针对这一新发问题,建议进行以下哪些检查?()
A. 电解质
B. 血氨
C. 脑脊液相关检查
D. 头部CT
E. 脑电图
F. 心电图提示经积极对症、保肝、支持等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55岁,有长期饮酒史(平均每天白酒摄入量250g,近几月出现上腹部疼痛,放射到腰背部,伴脂肪泻,怀疑慢性胰腺炎。 提示:患者诉最近大便每天5次,恶臭,粪便检查示粪脂含量增加,粪便弹性蛋白酶减少,腹部CT提示胰腺广泛钙化。减少患者脂肪泻最有效的方法是()。
A. 每天早上服用90000IU脂肪酶制剂,同时服用PPI制剂
B. 每天进餐改为5次,少吃多餐
C. 每餐补充30000IU脂肪酶制剂,同时服用PPI制剂
D. 低脂饮食
E. 每餐服用10000IU脂肪酶制剂,同时服用PPI制剂
F. 使用止泻药
病历摘要:6个月小儿,低热、咳嗽5天,加重伴喘憋2天,咳喘为阵发性,睡眠后减轻,活动后加重。查体:体温37.8℃,精神、反应可,呼吸急促,鼻翼煽动,肺部听诊以哮鸣音为主,可闻及少许细湿啰音,腹软,肝脾未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血常规示:WBC8.2×10/L,L0.7,N0.3;胸片示:轻度肺气肿,内带小片状阴影,支原体抗体阴性,冷凝集试验1:16,则诊断主要考虑为:()
A. 腺病毒肺炎
B. 婴幼儿哮喘
C. 毛细支气管炎
D. 衣原体肺炎
E. 支原体肺炎
F. 肺结核
G.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H. 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病历摘要:6个月小儿,低热、咳嗽5天,加重伴喘憋2天,咳喘为阵发性,睡眠后减轻,活动后加重。查体:体温37.8℃,精神、反应可,呼吸急促,鼻翼煽动,肺部听诊以哮鸣音为主,可闻及少许细湿啰音,腹软,肝脾未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如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则该病毒引起的肺炎有以下哪些特点:()
A. 是最常见的病毒性肺炎
B. 婴幼儿,尤其多见于1岁以内小儿
C. 发病机制与免疫损害有关
D. 发病机制与主要为病毒对肺直接损害引起
E. 肺部听诊以喘鸣音为主
F. 肺部听诊除了喘鸣音外,多有中细湿啰音
G. 高热持续时间长,中毒症状重,啰音出现晚
H. 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I. 胸片可有不同程度肺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