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案例分析题患儿男,5岁,因“突发发热、皮疹伴双膝关节肿痛3周”来诊。弛张高热,伴充血性皮疹,热出疹出,热退疹退。查体:躯干四肢大小不等充血性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大;双膝关节肿胀、积液、压痛,屈曲受限。实验室检查:Hb98g/L,WBC32×10/L,PLT650×10/L;ESR98mm/h,CRP130mg/L。 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

A.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
B.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少关节型
C.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多关节型
D. 与附着点炎相关的关节炎
E. 系统性红斑狼疮
F. 白血病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案例分析题病历摘要:患儿男孩,1岁,秋冬季,发热、呕吐、腹泻3天。每日呕吐3~4次,为胃内容物,每日腹泻10次左右,呈蛋花汤样,无腥臭,近1天来尿少,10小时无尿。查体:体温38℃,眼窝明显凹陷,前囟深凹陷,口腔粘膜干燥,皮肤干燥、弹性极差,四肢肢端冰凉。大便镜检:偶见白细胞,血生化:血钠132mmol/L。 根据患儿在输液后上述临床表现,检验结果血钾2.8mmol/L,考虑低钾血症,静脉补钾应注意什么?()

A. 总量每天每公斤体重氯化钾0.6g
B. 补钾浓度不宜超过0.3‰
C. 治疗前6小时内排过尿
D. 静脉滴注时间不宜少于6~8小时(指全天总量)
E. 输液后有尿
F. 补钾浓度不宜超过0.3%
G. 不管是否有尿,需要立即补钾
H. 补钾浓度不宜超过3‰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58岁。3周前自觉上腹部不适,伴有反酸、嗳气,服用铝碳酸镁后好转。大便色黑,一天1~2次,成形,未予注意。一天前,进食烤馒头后,自觉上腹部不适,伴有恶心,伴有便意,排出柏油样便600ml,呕咖啡样液体300ml,伴有黑蒙,一过性意识丧失,家人急送来院,查血红蛋白48g/L。发病以来体重无明显变化,有乏力,胃纳较差。查体:T37℃,心率110次/分,血压90/60mmHg,皮肤苍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可疑黄染,双肺无异常,腹软,未见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二指,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5次/分。既往曾在农村插队,否认烟酒嗜好。曾因胆囊手术有过输血史。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及服药史。 为明确病因,该患者可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A. 胃镜
B. 生化常规
C. 凝血常规
D. 腹部彩超或CT
E. 肝炎病毒学检测
F. AFP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38岁。8小时前饱餐后出现上腹痛,伴恶心及呕吐,无发热。查体: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血淀粉酶:5800U/L。 该患者腹痛的发病机制是()。

A. 炎症刺激和牵拉包膜上的神经末梢
B. 炎性渗出液、胰液刺激腹膜和腹膜后组织
C. 累及肠道,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D. 胰管阻塞
E. 胆囊炎和胆石症
F. 胰腺局部血运障碍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55岁。一月来自觉乏力、易疲劳、食欲不振,伴恶心、呕吐及腹胀等症状,自行服用抗酸、助消化、促胃肠动力等药物后,病情无好转,且逐渐加重,5天前起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并进行性加深,有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牙龈出血表现,同时出现烦躁、易怒;患者于4~5小时前出现神志不清。查体:神志不清,呼之有反应,反应迟钝.定时、定人、定向能力减退,扑翼样震颤(+),BP120/70mmHg,肝病面容,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肝掌(+),蜘蛛痣(+)。HR82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啰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四肢见自主活动,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患者既往有血糖增高史,未重视,未进一步检查。 提示:目前肝衰竭的内科保守治疗缺乏特效药物和手段,原则上针对病因不同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人工肝支持治疗能暂时代替衰竭肝脏部分功能,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机会肝移植。目前应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方法包括血浆置换(PE)、血液灌流(HP)、血浆胆红素吸附(PBA)、血液滤过(HF)、血液透析(HD)、白蛋白透析(AD)、血浆滤过透析(PDF)、持续性血液净化疗法(CBP)等。该患者可采用的方法有()。

A. PE
B. HP
C. PBA
D. HF
E. HD
F. AD
G. PDF
H. CBP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