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6岁,建筑工人,因外伤致右尺桡骨和股骨中段骨折,右手3指离断,餐后30分受伤,拟行急诊清创、骨折内固定和断肢再植手术。提示:患者入室后测生命体征基本正常,选择右侧连续臂丛阻滞+腰段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实施顺利,麻醉效果佳。提问:以下叙述错误的是哪些()
A. 手术时间长,应注意手术体位所致的损伤
B. 血管吻合后为保证有效灌注和防止血栓形成,应使血压适度升高
C. 术中不宜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D. 为防止硬膜外血肿,血管吻合术中不宜局部使用肝素抗凝
E. 为防止吻合血管破裂,应在血管吻合后保持较低血压
F. 最好采用神经阻滞的方式行术后镇痛,以保持良好的镇痛和血管扩张状态
查看答案
患者女,55岁,50kg,155cm,ASAⅡ级。因子宫肌瘤9.2cm×8.9cm,拟行子宫全切。既往患有二尖瓣狭窄(风湿性),于5年前换瓣,一直以来口服华法林,1片/次,1次/天;呋塞米20mg/d。体检:BP140/80mmHg,T36.8℃,呼吸平稳,心功能Ⅱ级,双肺呼吸音清晰。ECG://房颤,心室率94次/分。胸片示:肺淤血、左心扩大。血生化无异常。提示:术中由于胃肠胀气严重,需进行胃管
A. 如果临时胃肠减压,可经口腔置入,气管拔管前拔除
B. 鼻腔应用苯肾上腺素收缩血管
C. 如遇放置过程中出血,立刻提升血压
D. 使用足量润滑油
E. 胃管放置前冷水浸泡使之变硬
F. 放置胃管速度越快越好G.注意鼻腔的解剖结构,尽可能避开易出血区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对脑的影响有()
A. 当PaCO2低至25mmHg以下或升至1OOmmHg以上时,脑血流量对CO2的反应减弱
B. PaCO2在生理范围内每升高或下降1mmHg,脑血流量相应增减1~2ml/(100g·min)
C. PaCO2在生理范围内每升高或下降1mmHg脑血容量也随之变化约0.04ml/100g
D. 脑血流量随PaCO2的变化而改变
E. 过度通气可使PaCO2降低,正常人PaCO2如在20mmHg以上不致引起脑缺血;如PaCO2低于20mmHg时,则可导致脑缺血
女性,35岁,体重48kg。既往体健,常规检查未发现重要器官功能异常。因卵巢囊肿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囊肿摘除术。L1~2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经过顺利,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3ml,5min后患者无不适,追加2%利多卡因8ml,约3min后测平面时发现患者不能说话,只能眨眼。提示:经过上述抢救处理后,患者麻醉阻滞平面逐渐退至T以下,生命体征稳定,自主呼吸下SpO98%。提问:预防全脊髓
A. 按操作常规进行硬膜外腔穿刺
B. 术前给予苯二氮类药物
C. 注药前反复回抽
D. 置管前常规注入空气15ml,以扩张硬膜外腔
E. 注药后检查下肢活动
F. 硬膜外置管深度大于5cmG.使用布比卡因做试验量H.按常规注入试验量
患者女,55岁,因左耳听力减退2年,间断头晕、头痛3个月来诊。2年前发现左耳听力减退,逐渐加重,无耳鸣。3个月来头晕,每日发作1~2次,每次持续约5min,无恶心、呕吐、视物旋转;左前额阵发胀痛。初步诊断:左侧听神经瘤。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左桥脑小脑角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脑组织张力较高时,为配合外科医师降低颅内压,麻醉医师应采取的措施是()
A. 静脉注射甘露醇
B. 静脉注射呋塞米
C. 适当过度通气,降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D. 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
E. 静脉注射尼莫地平
F. 静脉注射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