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甲单位为一家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于2013年1月1日起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4年12月底,该单位总会计师组织有关人员就下列事项进行讨论:(1)财务处王某建议将财政部安排的大型科研设备购置费用150万元,按照政府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列入“科学技术”类,按照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列入“基本建设支出”类。(2)甲单位需要采购一台公务车(属于集中采购目录范围),由于同等价格的进口车同国产车相比在性能及安全方面有明显优势,政府采购负责人刘某建议委托集中采购机构购买进口车。(3)甲单位为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将闲置的一处房产对外出租,2014年取得租金收入100万元。财务处郭某建议将这100万元全部上缴国库,通过“应缴国库款“核算。(4)甲单位在履行报批手续后对外转让一项股权投资,该股权投资系甲单位以现金出资50万元取得。转让该投资获取的转让款80万元已存入银行,转让过程中发生的税金、评估费等相关费用6万元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财务处孙某建议将该投资的账面价值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净额44万元上缴国库。(5)甲单位年底按规定进行资产清查的过程中,盘盈固定资产一台,目前市场上同类固定资产的售价为220万元。甲单位已将该情况向财政部反映,但是至结账日尚未收到批复。财务处李某建议将该盘盈固定资产按照名义金额暂行入账。要求:根据国家部门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逐项判断事项(1)至(5)的建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分别说明理由。 (2)的建议是否正常?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及实现多元化经营,甲公司从2012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和资本运作,有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于2012年1月1日以900万元银行存款取得乙公司20%的普通股股份,对乙公司有重大影响,甲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2012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与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相同。2012年3月12日,乙公司股东大会宣告分派2011年现金股利200万元。2012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1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10万元,未发生其他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2)2013年1月1日,甲公司基于对乙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以银行存款3800万元增持乙公司60%的普通股股份,至此甲公司持有乙公司8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500万元,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4900万元,差额由乙公司办公大楼产生,其账面价值为850万元,公允价值为1450万元,剩余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当日甲公司之前持有的乙公司2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2013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680万元。(3)2014年1月1日,甲公司又出资1356万元自乙公司的其他股东处取得乙公司18%的股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8200万元。2014年7月1日,甲公司以其持有乙公司98%的股权出资设立丙公司。2014年上半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万元。2014年10月1日,甲公司以2000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额),将其生产的设备销售给乙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该设备的生产成本为1600万元。乙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该设备计提折旧,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甲、乙公司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4)2014年,甲、丁、戊三家公司共同设立一项兴建生产线的安排,总投资为5000万元,甲、丁、戊公司分别出资2000万元、2000万元、1000万元。按照相关协议约定,甲、丁公司能够共同控制安排,该生产线建成之后,双方按出资比例分享收入、分担费用;戊公司对该合营安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并且无重大影响。2014年,该安排共取得收入2000万元,发生各项支出1100万元。(5)其他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与乙公司以及乙公司的少数股东在交易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合并前甲公司与乙公司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甲公司与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相同。要求: 根据资料(4),简述戊公司对该共同经营的会计处理原则。

陈某向白某借款30万元,以自己所有的房屋作为抵押,白某与陈某签订了书面形式的抵押合同,但是未办理抵押权登记。陈某受赵某欺诈,将房屋低价卖给赵某,并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赵某很快将房屋又卖给了孙某,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陈某向法院申请撤销与赵某之间的买卖合同,要求孙某归还房屋。 问: 白某是否享有抵押权

甲集团为国有控股大型钢铁企业,近年来,由于国内钢铁行业不景气,产能过剩,钢铁产品市场价格不断下降,但是所需原材料国际铁矿石的价格却居高不下,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为了解决这种现状,企业决定对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进行套期保值,并对部分公司的资产进行出售,以增加集团的现金流。甲集团采取的措施如下:(1)甲集团风险管理部负责人张某指出,甲集团应该经常运用套期保值,因为套期保值能使公司在期货市场获得收益,增加企业的利润。(2)甲集团财务经理赵某指出,对原材料进行套期保值,由于原材料价格呈现上升趋势,所以在进行套期保值业务时应该买入套期保值,这样可以回避价格上涨的风险。(3)由于集团的现金流短缺,甲集团决定2014年1月出售在2013年1月份平价购入的A公司发行的3年期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6%,实际购入10万份)的70%,甲集团决定将剩余部分持有至到期,因此财务会计王某认为企业剩余部分债券有能力持有至到期,应该继续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4)甲集团于2014年7月将一笔比较难收回且账龄5年的应收账款出售给C商业银行,并与C商业银行签订了附追索权的出售该应收账款的协议。于是甲集团负责往来款项的会计刘某在收到该款项时,对应收账款进行了终止确认。(5)2014年8月,甲集团将集团剩余的资金50万元购买B公司发行的债券5000份(面值100元,票面利率6.5%,3年到期),甲集团根据集团的资金状况预计其无能力将此债券持有至到期,因此会计孙某在做账时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并将该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判断甲集团(1)至(5)项的处理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对于存在不当之处的,分别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说明理由。 判断甲集团(1)项的处理是否存在不当之处

村民黄某、丁某、方某三人共同出资购买了一头耕牛用于耕种三家的农田,黄某出资600元,丁某、方某各出资400元。三人在购买耕牛时约定除非牛死了可以分牛肉,牛活着就不能要求分割牛,但是没有明确约定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黄某主张是按份共有,丁某和方某主张是共同共有,但是都提不出充分的证据证明。 问: 耕牛冲进村民吕某的西瓜地,造成300元的损失,吕某是否有权要求黄某全部赔偿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