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8】

A. with
B. into
C. out into
D. in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有关动物的“语言”的正确叙述是()。

A. 动物的“语言”就是动物之间有联系作用的信息
B. 动物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
C. 动物之间起传递信息作用的活动、声音、气昧等
D. 动物与“语言”相关的各种行为

墙体开裂 (2)赔偿业主(3)法院起诉 (4)购买新房(5)朋友温居

A. 4—1—3—2—5
B. 4—5—1—3—2
C. 1—5—4—3—2
D. 4—3—1—2—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为了对“快堆”有一个感性认识。我们先来设想这样一个情况:一个考察队被困在四面环海的孤岛上。海天茫茫,寒风刺骨。小岛上可以用来取暖的东两只有考察队员背包里的几块干柴。另有一些从四周漂来的湿漉漉的木块。怎样才能不被冻死呢?一位科学家想出了办法:点燃干柴,一边取暖,一边烘烤湿木块。这样,湿木块烘干后,又可继续燃烧,人也就不会被冻死了。这位科学家的锦囊妙计得益于他是一位快堆专家。快堆与热中子堆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快堆是用快中子轰击核燃料来维持核裂变反应,以液态钠做冷却剂,不需要慢化剂;二是快堆中产生的核燃料比“烧”的多,即所谓增殖。它的基本原理是:燃料钚—239裂变产生高能中子,增殖材料中的铀—238在快中子的轰击下,除有小部分发生裂变外,大部分铀—238在吸收一个中子之后,经过两次β衰变,又变成了易裂变核燃料钚—239。这样,快堆中每“烧”掉一个钚—239原子核,又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新的裂变原子核。所以快堆的增殖比大于1,从而能实现燃料的增殖。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和发展快堆。在我国快堆作为能源领域的先进核反应堆,其开发工作已列入“863”计划。快堆中维持核裂变的核燃料包括钚—239和铀—238。下列比喻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 快中子轰击铀—238,促其裂变,可以比作点燃“干柴”
B. 多数铀—238吸收中子,经过β衰变,又变成易裂变的钚—239,可以比作“湿木块烘干后继续燃烧”
C. 钚—239裂变产生高能中子,可以比作“烘烤湿木块”
D. 快堆中每“烧”掉一个钚—239原子核,就产生一个以上新的裂变原子核,可以比作“湿木块变成干柴”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A. 改革开放29年来,我们的国家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 素有“岭南才子”之称的刘斯奋,以他的长篇小说《白门柳》摘取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奖——茅盾文学奖
C. 古往今来,凡成才者,没有一个不承受压力的。没有压力,难以成才;但决不是只要施加压力,就能使人成才
D. 张老先生家中藏书丰富,为了查找写论文的材料,我把他家中珍藏的古书几次借回家中详细翻阅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