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为了对“快堆”有一个感性认识。我们先来设想这样一个情况:一个考察队被困在四面环海的孤岛上。海天茫茫,寒风刺骨。小岛上可以用来取暖的东两只有考察队员背包里的几块干柴。另有一些从四周漂来的湿漉漉的木块。怎样才能不被冻死呢?一位科学家想出了办法:点燃干柴,一边取暖,一边烘烤湿木块。这样,湿木块烘干后,又可继续燃烧,人也就不会被冻死了。这位科学家的锦囊妙计得益于他是一位快堆专家。快堆与热中子堆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快堆是用快中子轰击核燃料来维持核裂变反应,以液态钠做冷却剂,不需要慢化剂;二是快堆中产生的核燃料比“烧”的多,即所谓增殖。它的基本原理是:燃料钚—239裂变产生高能中子,增殖材料中的铀—238在快中子的轰击下,除有小部分发生裂变外,大部分铀—238在吸收一个中子之后,经过两次β衰变,又变成了易裂变核燃料钚—239。这样,快堆中每“烧”掉一个钚—239原子核,又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新的裂变原子核。所以快堆的增殖比大于1,从而能实现燃料的增殖。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和发展快堆。在我国快堆作为能源领域的先进核反应堆,其开发工作已列入“863”计划。快堆中维持核裂变的核燃料包括钚—239和铀—238。下列比喻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 快中子轰击铀—238,促其裂变,可以比作点燃“干柴”
B. 多数铀—238吸收中子,经过β衰变,又变成易裂变的钚—239,可以比作“湿木块烘干后继续燃烧”
C. 钚—239裂变产生高能中子,可以比作“烘烤湿木块”
D. 快堆中每“烧”掉一个钚—239原子核,就产生一个以上新的裂变原子核,可以比作“湿木块变成干柴”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A. 改革开放29年来,我们的国家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 素有“岭南才子”之称的刘斯奋,以他的长篇小说《白门柳》摘取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奖——茅盾文学奖
C. 古往今来,凡成才者,没有一个不承受压力的。没有压力,难以成才;但决不是只要施加压力,就能使人成才
D. 张老先生家中藏书丰富,为了查找写论文的材料,我把他家中珍藏的古书几次借回家中详细翻阅

根据下段文字资料回答问题。记者从国家主管部门了解到,2006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1443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去年同期快0.9个百分点,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夏粮连续第三年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1138亿公斤,同比增长7.0%。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9680亿元,同比增长1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371亿元,增加9728亿元,同比增速加快4。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48亿元,同比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4%,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3%,涨幅比去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房屋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6%,涨幅回落3.3个百分点。出口增幅高位回落,进口增速明显加快。上半年,进出口总额7957亿美元,同比增长23.4%,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614亿美元,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9411亿美元,比去年增加1222亿美元。200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多少?()

A. 9%
B. 10%
C. 11.8%
D. 12.9%

红光复印服务公司承包后,将每张重印价格从0.20元提高到0.25元。有人将这种情况反映到主管部门。主管部门通知红光复印服务公司,要么确保原来价格不变,要么终止承包合同。承包商采取了一些措施,既没有减少利润,也没有违背主管部门的要求。承包商采取的最有可能的措施是什么?()

A. 承包商维持了原有的0.20元的价格,但使用了进价较低的复印纸
B. 承包商向主管部门陈述涨价理由,使主管部门收回通知
C. 承包商坚持0.25元的价格不变,但使用了进价较高的复印纸
D. 承包商坚持0.25元的价格不变,但增设了其他收费较低的业务

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快堆中维持核裂变的核燃料包括钚—239和铀—238
B. 快堆的增殖比大于1,说明铀—238可以重新变成钚—239
C. 快堆是靠钚—239原子核持续裂变来产生能量的
D. 快堆中的新产生的燃料指的是吸收了高能中子的铀—238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