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案例分析题1992年10月20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食品,经细菌培养,从该食物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对该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从厨师李四大便中分离出同血清型痢疾杆菌。 痢疾杆菌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 传染源
B. 传播途径
C. 易感者
D. 传播因素
E. 影响因素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案例分析题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在2.9~5.6kPa范围,无青光眼者的眼内压约在1.9-3.5kPa范围内。 若筛检青光眼的标准定为2.9kPa,该试验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为()

A. 灵敏度高,特异度低
B. 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低
C. 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
D. 不确定
E. 灵敏度低,特异度高

案例分析题女性,40岁。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热、头痛、关节酸痛,第5天伤口裂开,分泌物有腐败性臭味,疑为败血症。 应做何种血培养为宜()

A. 需氧培养
B. 厌氧培养
C. 真菌培养
D. 需氧培养加真菌培养
E. 厌氧培养加真菌培养

案例分析题患儿6岁,发热、头痛、恶心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于2001年8月10日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40.5℃,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血常规:WBC14×109/L,中性86%,血小板180×109/L,尿常规未见异常。 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中毒性菌痢(脑型)
B. 流行性乙型脑炎
C. 结核性脑膜炎
D. 流行脑脊髓膜炎
E. 散发性脑炎

案例分析题患儿6岁,发热、头痛、恶心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于2001年8月10日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40.5℃,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血常规:WBC14×109/L,中性86%,血小板180×109/L,尿常规未见异常。 该患儿的分型可能是 ()

A. 轻型
B. 普通型
C. 重型
D. 极重型
E. 未分型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