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患儿6岁,发热、头痛、恶心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于2001年8月10日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40.5℃,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血常规:WBC14×109/L,中性86%,血小板180×109/L,尿常规未见异常。 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中毒性菌痢(脑型)
B. 流行性乙型脑炎
C. 结核性脑膜炎
D. 流行脑脊髓膜炎
E. 散发性脑炎
查看答案
案例分析题患儿6岁,发热、头痛、恶心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于2001年8月10日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40.5℃,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血常规:WBC14×109/L,中性86%,血小板180×109/L,尿常规未见异常。 该患儿的分型可能是 ()
A. 轻型
B. 普通型
C. 重型
D. 极重型
E. 未分型
案例分析题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在2.9~5.6kPa范围,无青光眼者的眼内压约在1.9-3.5kPa范围内。 将筛检标准定在下列哪个范围是较合适的()
A. 1.9~5.6kPa
B. 3.5~5.6kPa
C. 2.9~3.5kPa
D. 2.9~5.6kPa
E. 1.9~2.9kPa
背景资料:某施工队承包一井筒工程。施工前三个月已完成钢材、水泥进库以及砂、石露天堆放。在料场的材料准备工作。井壁施工时,钢筋工下料发现部分钢筋有外文标牌,经技术人员调查发现有进库验收单、厂家试验报告单后就没有提出异议。浇筑混凝土当天适逢大雨,施工人员未经仓库管理人员同意就直接运出水泥,按原设计的配比拌制混凝土,浇筑井壁,施工队长在2h后发现混凝土离析严重,且一直未凝固,便指示搅拌工多添加速凝剂,结果虽然凝固情况有所改善,但离析仍较严重。拆模时发现多块金属模板变形,井壁外观质量差,模板粘结混凝土,井壁蜂窝麻面严重,混凝土强度试验不合格。 该项目材料准备、使用的管理工作有何不妥?
案例分析题一名2岁男童,身高、体重均低于正常同龄儿童,且有"鸡胸"、"X型腿"等症状,夜间盗汗易惊醒。 初步可诊断为()
A. 大节骨病
B. 佝偻病
C. 骨质疏松症
D. 克山病
E. 呆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