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案例分析题甲公司为2005年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2007年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为4%,税法规定坏账在实际发生时才允许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其他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均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因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初涉及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1)2006年10月20日购买的B公司股票100万股作为短期投资,每股成本9元,2006年末市价10元,按新准则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并追溯调整。(2)甲公司于2005年12月31日将一刚完工的建筑物对外出租,租期为5年,出租时,该建筑物的成本为2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20年,甲公司对该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使用年限、折旧方法均与税法一致)。按新准则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并追溯调整,2006年末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按新准则规定,首次执行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与之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3)所得税核算方法从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2006年未存在的其他事项如下:(1)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400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60万元。(2)按照销售合同规定,甲公司承诺对销售的X产品提供3年免费售后服务。甲公司 2006年末“预计负债一产品质量保证”贷方余额为400万元。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3)甲公司2006年1月1日初4 100万元购入面值4 000万元的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每年1月10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票面利率6%,假定实际利率为5%,该国债投资在持有期间未发生减值。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4)2006年7月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6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会计处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5)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余额为2 6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 300万元。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2007年发生的事项如下:(1)2007年4月,甲公司自公开市场购入基金,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买价为 1 995万元,发生的相关税费5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基金的公允价值为3 100万元。(2)2007年5月,将2006年10月20日购买的B公司股票出售50万股,取得款项560万元,2007年末每股市价13元。(3)甲公司2007年12月10日与丙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在2008年2月20日以每件0.2万元的价格向丙公司提供A产品1 000件,若不能按期交货,将对甲公司处以总价款20%的违约金。签订合同时产品尚未开始生产,甲公司准备生产产品时,原材料的价格突然上涨,预计生产A产品的单位成本将超过合同单价,预计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0.21万元。(4)2007年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2 850万元。(5)向关联企业提供现金捐赠200万元。(6)应付违反环保法规定罚款100万元。(7)2007年发生坏账60万元,按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00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240万元。(8)2007年发生产品质量保证费用350万元,确认产品质量保证费用500万元。(9)2007年年末结存存货账面余额为3 0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为100万元。(10)2007年甲公司利润总额为5 000万元。其他相关资料:(1)假定预期未来期间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发生变化;(2)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不考虑本题所列事项以外的其他项目。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公司2007年初变更会计政策时,按照新的所得税核算方法应该调整的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为()万元。

A. 1 071
B. 990
C. 1 080
D. 1 110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对于足球项目运动员来讲,体能对其总体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 ( )

A. 对
B. 错

张先生:现在不少年轻人是左撇子,但你很难在70岁以上的老人中找到左撇子。我所熟悉的七旬以上老人,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右手。 李女士:我不同意你的看法。60多年前,孩子如果用左手吃饭或写字,就会受到父母严厉的责骂,甚至体罚。 对以下哪个问题,张先生和李女士最可能有不同观点

A. 现在年轻人中左撇子的数量是否不少
B. 现在70岁以上的老人中是否很难找到左撇子
C. 是否能根据个人所熟悉的局部事实就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D. 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右手的人,是否就一定不是左撇子
E. 左撇子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否低于右撇子

案例:某住宅楼是一幢地上6层、地下1层的砖混结构住宅,总建筑面积3200m2。在现浇顶层一间屋面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坍塌事故,坍塌物将与之垂直对应的下面各层预应力空心板依次砸穿,10名施工人员与4辆手推车、模板及支架、混凝土一起落入地下室,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经济损失26万元人民币的事故。从施工事故现场调查得知,屋面现浇混凝土模板采用300mm×1200mm×55mm和300mm×1500mm×55mm定型钢模,分三段支承在乎放的50mm×100mm方木龙骨上,龙骨下为间距800mm均匀支撑的4根直径100mm圆木立杆,这4根圆木立杆顺向支承在作为第6层楼面的3块独立的预应力空心板上,并且这些预应力空心板的板缝灌缝混凝土浇筑仅4天,其下面也没有任何支撑措施,从而造成这些预应力空心板超载。施工单位未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过计算也无施工方案,监理方也未提出任何异议,便允许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出事故时监理人员未在场。 监理单位在这起事故中是否应该承担责任为什么

案例:某建筑公司承接了一项综合楼任务,建筑面积100828m2,地下3层,地上26层,箱形基础,主体为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该项目地处城市主要街道交叉路口,是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对工序质量的控制。在第5层楼板钢筋隐蔽工程验收时发现整个楼板受力钢筋型号不对、位置放置错误,施工单位非常重视,及时进行了返工处理。在第10层混凝土部分试块检测时发现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但实体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强度达到了要求。由于加强了预防和检查,没有再发生类似情况。该楼最终顺利完工,达到验收条件后,建设单位组织了竣工验收。 第10层的质量问题是否需要处理请说明理由。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