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甲和乙一起上学,在路上捡到一手提包。打开后,发现内(2005年)有1000元钱和4小袋白粉末。甲说:“这袋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heroin''及''50g''的字样。我在电视上看过,这东西就是白粉,我们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二人遂将4袋白粉均分。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甲的行为:

A. 构成走私毒品罪
B. 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C. 构成贩卖毒品罪
D. 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2002年)甲于某日晨在路边捡回一名弃婴,抚养了3个月后,声称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以3000元卖给乙。如何认定甲的行为?

A. 甲的行为构成遗弃罪
B. 甲的行为构成拐骗儿童罪
C. 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D. 甲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

(2003年)钱某持盗来的身份证及伪造的空头支票,骗取某音像中心VCD光盘4000张,票面金额3.5万元。物价部门进行赃物估价鉴定的结论为:“盗版光盘无价值”。对钱某骗取光盘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 钱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B. 钱某的行为构成票据诈骗罪的既遂,数额按票面金额计算
C. 钱某的行为构成票据诈骗罪的未遂
D. 钱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既遂,数额按票面金额计算

(2006年)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B.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C. 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 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2005年)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甲成立故意毁损文物罪,因为毁损文物的结果是甲故意开枪的行为造成的
B. 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 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D. 甲的行为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成立牵连犯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