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甲成立故意毁损文物罪,因为毁损文物的结果是甲故意开枪的行为造成的
B. 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 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D. 甲的行为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成立牵连犯
查看答案
(2005年)下列哪一种情形不成立累犯?
A. 张某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期满后的第3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B. 李某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又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C. 王某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5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D. 田某犯叛逃罪被判处管制2年,管制期满后20年又犯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
(2005年)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A. 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 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C. 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
D. 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2002年)王某利用计算机知识获取某公司上网账号和密码后,以每3个月100元的价格出售上网账号和密码,从中获利5000元,给该公司造成4万元的损失。对此,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5000元
B. 王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为5000元
C. 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盗窃数赖为4万元
D. 王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为4万元
(2005年)个体户甲开办的汽车修理厂系某保险公司指定的汽车修理厂家。甲在为他人修理汽车时,多次夸大汽车毁损程度,向保险公司多报汽车修理费用,从保险公司骗取12万余元。对甲的行为应如何论处?
A. 以诈骗罪论处
B. 以保险诈骗罪论处
C. 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D. 属于民事欺诈,不以犯罪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