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我们的文学到了不应只面对中国人,也要面对全部人类去写作的时候。当面对着全部人类的时候,以什么样的面目去面对我们之所以久久没有我们的文化立场,是我们民族的苦难太多,经历了外来的和内部的种种磨难,我们是不如人又极力要改变处境,当我们觉醒了,需要站起来的时候,必然就得倾诉。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在倾诉,我们诉说自己的丑陋,这样,我们习惯了这种倾诉,也养成了外面世界寻找我们就要听我们倾诉的习惯。我们需要倾诉我们的苦难和种种丑陋去唤醒民众,但这如出售能源换取富裕一样,它不能保障长久的富裕和尊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我们应坚持我们民族的文化立场
B. 我们的文学应该面对全部人类
C. 我们应该放弃我们文化中的倾诉习惯
D. 我们需要建立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立场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热词”是来源于新闻事件或一类社会现象,通过形象生动的词恰当鲜明地总结后,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但近年来在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打酱油”“俯卧撑”“很黄很暴力”“被××”乃至“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式的流行,而是瞬间的爆发。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语言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而派生的焦点词语,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和批判性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与以往流行的网络语言不同,本身没有娱乐性
B. “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从本身找不到任何理由就瞬间爆发
C. “打酱油”“被××”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
D. “热词”都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和批判意味,都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而派生的

纸上写着2、4、6三个整数,改变其中任意一个,将它改写成为其他两数之和减1,这样继续下去,最后可以得到的是( )。

A. 595、228、368
B. 44、95、50
C. 103、109、211
D. 159、321、163

苏东坡效应,源自苏东坡的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人们对“自我”犹如自己手中的东西,往往难以正确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社会心理学家将人们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苏东坡效应”。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各项未体现苏东坡效应的是( )。

A. 尽管王峰在面试前做了精心的准备,但当经理问到他有什么特长时,他还是没能说清楚
B. 孙琳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现在的工作,但当领导问到她对某个项目的意见时,她还是谈得头头是道
C. 张璐是一名人力资源培训师,经常去各大企业做职业规划方面的培训,但她经常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D. 林强从小就立志做一名IT工程师,大学毕业前夕,当同学还在为找工作发愁时,他已经拿到了IBM公司的offer

物权是指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直接支配特定物的财产权利。物权请求权是指物权人在其物权被侵害或有可能遭受侵害时,有权请求侵害人返还原物、恢复原状、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排除妨害。如果物权人在其物权受到侵害或妨害的情况下,行使物权的请求权,只需证明相对人已实施了侵害或妨害其物权的行为,便可以要求相对人排除妨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 根据上述定义,甲的行为不属于物权请求权的是( )。

A. 甲将自行车借给乙,乙私自将自行车出租给丙,甲要求乙归还自行车的请求
B. 乙以一个古董花瓶为抵押,向甲借款10000元,逾期未还,甲要求占有该花瓶的行为
C. 甲的狗跑到乙家中咬伤了乙后,被乙藏匿,甲要求乙归还的行为
D. 甲将私房一套出租给乙,合同到期后双方未续订合同,甲要求乙搬走的行为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