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案例分析题男性患者,28岁。既往有肺结核病史6年,经规律抗结核治疗,复查胸片,结核病灶已好转。1个月前患者出现低热、盗汗、乏力,右下腹隐痛,进食后加重,每天排3~4次糊样便,无黏液脓血。查体:消瘦,睑结膜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右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未触及包块。 对明确该患者所患疾病有意义的检查是()。

A. 便常规+菌群培养
B. 结核菌素试验
C. 结肠镜检查
D. 钡剂灌肠
E. 腹腔诊断性穿刺
F. 肿瘤标志物检查
G. 血常规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案例分析题患儿女,14岁,因“发热,口腔溃疡,双膝关节肿痛15d,颜面皮疹3d”来诊。1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口腔多发溃疡,双膝关节肿痛。5d前于当地医院接受抗感染治疗,发热减轻。3d前颜面部出现紫红色皮疹,部分融合成片伴脱屑,脱发明显。当地考虑出现药物过敏反应,予地塞米松抗炎后皮疹较前明显好转,但融合成大片且仍低热不退,遂来诊。查体:T37.8℃,BP120/70mmHg;颜面部可见融合成片的红斑,口腔黏膜多发溃疡,最大者0.2cm×0.3cm;双肺呼吸音粗,肺底可闻及细湿性啰音;心(-),腹(-);双膝关节无红肿及活动受限,浮髌试验(-)。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抗磷脂抗体均为强阳性,抗双链DNA(+)。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实验室检查:补体降低,ESR增快,CRP升高,尿蛋白(++)。双膝关节X线片:未见明显骨质破坏。)()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
C. 贝赫切特综合征(白塞综合征)
D. 混合结缔组织病
E. 渗出性多形性红斑
F. 重叠综合征
G. 天疱疮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56岁,因“全身皮肤黄染3年,口干、眼干伴腮腺及泪腺肿大2年”入院。3年前,患者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腹部CT示“胰头癌”,行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病理示:慢性纤维化胰腺炎、胆管炎。出院后,患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持续升高,伴双眼突出、泪腺及腮腺肿大。给予熊去氧胆酸及泼尼松治疗3个月后,症状缓解,但ALP、GGT水平仍轻度升高。2年前,患者出现口干、眼干、哭时无泪,伴反复发作的双侧腮腺无痛性肿大、夜尿增多。抗核抗体(ANA)阳性,类风湿因子(RF)、CRP及ESR均升高。抗SSA及抗SSB抗体阴性。外院唇腺活检示:淋巴细胞灶性浸润,考虑为“干燥综合征”。近半年来,患者于着凉后反复发热,体温波动范围为37.5~39℃,使用退热药及抗生素后体温降至正常。发热时,患者有全身多关节疼痛,伴尿急、尿频、尿痛,尿中泡沫增多,口腔溃疡多发。患者精神、食欲可,睡眠欠佳。7年前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5年前,因颌下淋巴结肿大行双侧颌下淋巴结及右侧颌下腺切除术。 若患者3年前胰腺癌诊断有误,对可能的原因或有关诊断叙述正确的是()。

A. 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占位误诊为胰腺癌
B. 可通过血清IgG4及自身抗体检查明确有无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CT、MRI、MRCP、ERCP有助于明确诊断
D. 细针穿刺胰腺活检无助于明确诊断
E. 胰腺癌诊断无误,但患者合并其他疾病
F. 多器官损害需考虑胰腺癌广泛转移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52岁。近1周来反复高热,伴寒战,右上腹疼痛,食欲减低,体重下降。查体:巩膜黄染,肝肋下1cm,剑突下2cm,肝区叩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功能:TBIL58mol/L,ALB28g/L;AFP40g/L;PT14.2秒。 该病可由哪些微生物引起?()

A. 阿米巴原虫
B. 支原体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链球菌
E. 结核分枝杆菌
F. 克雷白杆菌
G. 军团菌
H. 衣原体
I. 大肠埃希菌
J. 破伤风杆菌
K. 念珠菌

脑脊液蛋白定性常用的方法有()

A. 潘氏(Pandy)试验
B. 磺基水杨酸-硫酸钠试验
C. 诺-爱(Nonne-Apek)试验
D. 李凡他(RivaltA.试验
E. 罗-琼(Ross-JonE.试验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