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亚历山大·波普,全名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年5月22日—1744年5月30日)是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他创作的《论人文粹》,是以英雄单韵体写就的:认识你自己,不是去靠上帝,人类最适宜研究的是人类自己。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格列夫游记》的主题思想是:Jonathan Swift表明他在1726年出版的Gulliver's Travels:“我殚精竭虑的主要目的是搅扰世界,而不是娱乐世界。”在《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又译为莱缪尔·格列佛)船长游历了哪四国?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还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格列夫游记》中格列夫旅行了四个国家: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

《哈姆雷特》中的“戏中戏”情节:一个戏班子要在宫廷演戏献艺。哈姆雷特安排他们上演《贡扎古之死》,他特地编进一段戏:国王的侄子把毒药灌入国王的耳朵,谋杀了他,夺走了王位和王后。看戏的克劳狄斯大惊失色,匆促离场。哈姆雷特终于验证了鬼魂的话。当天晚上,哈姆雷特窥见克劳狄斯正为他罪恶祈祷忏悔。他来到母亲的卧室,让其母照一照镜子,看看自己的灵魂。此时帐后有人惊呼,哈姆雷特误认为是克劳狄斯,一剑刺去,刺中的却是首相波洛涅斯。当场,他痛斥了母亲丧失理智,做了情欲的俘虏,背叛丈夫,许身给一个窃国的小丑,使贞节蒙污,亵渎纯洁的爱情,克劳狄斯借着首相被刺死,他说首相儿子要来报仇,让王子去英国避凶。然后他又让王子带封信给英王,希望将王子处死。

为了更深入地把握哈姆雷特人物的性格特质,独白这一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最为直接的形式,成了莎士比亚塑造典型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独白出现在第三幕哈姆雷特装疯呵斥奥菲利亚之前。与后面故意的疯话相比,这段心理独白极为真切地揭示出哈姆雷特的内心活动,内心的矛盾冲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生与死,梦幻与现实,压迫与反抗,情与仇,爱与恨,这些充满人文色彩的话题借助独白得到充分体现。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