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为了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研究者分别对3岁、7岁、12岁的儿童讲了下面一对故事,并问他们儿童甲与乙谁更坏: 故事A:儿童甲在回家路上碰到一条狗,非常害怕。他跑回家告诉妈妈,他碰到了一只像牛一样大的狗。 故事B:儿童乙放学回家,告诉妈妈说老师给他了一个好分数。事实上,老师既没有给他高分也没有给他低分。可他这么一说,妈妈很高兴,表扬了他。这里所用的研究方法称为( )。

A. 临床谈话法
B. 现场观察法
C. 跨文化研究法
D. 对偶故事法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客体永久性指的是当知觉对象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自我中心性是主体在认识事物时,从自己的身体、动作或观念出发,以自我为认识的起点或原因的倾向,而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

依恋类型为反抗型的婴儿,每当母亲将要离开时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

儿童情绪情感由外显逐渐到内隐,这是情绪情感不断丰富与深刻化的表现。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