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在A城市乱扔垃圾就会被认为没有道德;一个人没有道德,A城市里就没有人和他做朋友;一个人如果在A城市没有朋友就寸步难行,无法继续留在这里。 从上述叙述中,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______
A. 一个人在B城市乱扔垃圾但是仍然可以留在A城市
B. 如果一个人道德修养很高,那么他就能留在A城市
C. 生活在A城市的小李在过马路时将西瓜皮扔在地上,那么他将难以留在A城市
D. 小王没有留在A城市说明他缺乏道德修养
查看答案
某污水处理厂有甲、乙两个完全一样的大型污水处理池,甲池需要8小时把水全部排完,乙池需要6小时把水全部排完。乙池先排水1小时,甲池再排1小时,这样轮流开排水管,问经过多少小时乙池剩余的水正好是甲池剩余水的一半______
A. 6
B. 8
C. 9.5
D. 8.5
为缩减开支,某国家通过压缩公务员队伍和调整公务员工资的办法,将公务员工资总支出缩减30%,人数占全公务员队伍40%的A类部门压缩40%,人数占全公务员队伍40%的B类部门压缩30%,人数占全公务员队伍20%的C类部门压缩20%,留用公务员的平均工资调整幅度如何______
A. 上浮约2%
B. 上浮约3%
C. 下降约2%
D. 下降约3%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也就是生物与它们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而反向作用,即生物对其所在环境的实际影响则相对较小。只有到了二十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力量,有效地改变他所在的世界______大自然。 根据这段话,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
B. 环境决定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生物也反过来决定环境的变迁
C. 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完全由环境和人类造成
D. 到了二十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获得了足够的力量能够决定环境的变迁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书本是他们获得知识和寻求思想支柱的重要途径。并不是著书立说的人便可成为社会时代的导引者,在写书的人和繁杂的书籍经典海洋中,能够真正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极深印象往往微乎其微,因此,对于那些不以创利为主要目的的著书者和那些潜心修志、遍觅群科的读书人来讲,少量的作品、大量的心血和永恒的探索都是有同等价值的。 这段话支持的主要观点是______。
A. 作品太多,往往使人良莠不分
B. 对作品的评价,著书者和读书人都应有一个共同的标准
C. 作品的好坏不在多而在精
D. 只有投入大量心血的著作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