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案例分析题某国劳动部门正在讨论本国的失业问题。官员甲指出,尽管从失业率数据看,本国的失业状况并不是很严峻,但是有一部分失业者的失业时间已经达到或超过一年,这部分人的就业难度非常大,同时在劳动力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也值得警惕。官员乙指出,目前国家应当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准确而清晰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缩短劳动力供求双方之间的相互搜寻过程,尽快实现就业;同时,加强对失业者的培训工作,以使劳动者掌握当前市场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实现就业。二是为当前以及未来的劳动者提供更好的职业指导以及职业供求预测,引导劳动者根据未来的市场需求状况确定目前投资于何种知识和技能,从而在未来更容易实现供求匹配。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官员甲提到的这种失业者在劳动力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称为()。

A. 短期失业率
B. 中期失业率
C. 长期失业率
D. 特殊失业率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案例分析题在一项调查研究中,让30名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读案例《卡斯坦戈钢铁公司》。它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一家生产无缝钢管的中型公司的组织状况及活动,在工商管理学院里广泛用于企业政策教学。这篇案例以大量叙述性材料描绘了该公司的产业以及其近期经历,要求经理们写下自己认为卡斯坦戈钢铁公司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什么。这些管理人员中有销售经理10人,生产经理7人,会计经理5人,其他8人(法律事务所处2人,研发处2人,公共关系处、工业关系处、医疗福利处和采购处各1人)。调查结果表明,在销售经理人员中,说销售问题最重要的占总数的83%,在非销售经理人员中,说销售问题重要的占29%,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这两个百分比有明显的差异。80%的生产经理认为组织问题是最重要的。而公共关系、工业关系、医疗福利等方面则认为人群关系是最重要的。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这一案例中,你能得到的启示是()。

A. 作为总经理,人际关系问题很重要
B. 经营管理实践中,过去的经验起很大作用
C. 只有克服感知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才能全面地认识问题所在
D. 作为管理者应注意自己的感知是有选择的

王某是某纺织厂新招工作人员,于2008年5月10日与厂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规定试用期为1年。同年12月,王某自感浑身乏力、恶心,经诊断为生产原料过敏症。王某提出转换工作岗位,要求调到厂部办公室工作。但由于厂部实行严格的定员标准,企业未能满足其要求。在调换工作未能如愿的情况下,王某一直请病假。厂方于2009年2月,以"试用期内,经考察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与王某所签的劳动合同。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双方当事人提出的调动工作岗位的意愿,遭到对方的拒绝,这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

A. 是法律允许的
B. 王某违反了《劳动法》
C. 厂方违反了《劳动法》
D. 双方都违反了《劳动法》

按照我国现行的就业统计标准,下列人员中不应该被统计为就业者的是()。

A. 外出度假的公司职员
B. 在公司里做兼职的大学生
C. 私营公司的老板
D. 退休后被返聘的大学教授

案例分析题某民营企业已成立15年,新招聘上任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王某发现原有的工作说明书已经过时,企业很多工作已经发生改变,目前企业的管理有点混乱,主要依靠主观人治,缺乏制度约束。王某决定从工作分析入手开展工作。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王某开展工作分析的行为符合()原则。

A. 更新原则
B. 动态原则
C. 职位原则
D. 专业原则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