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病历摘要:处方:胃蛋白酶10g稀盐酸20ml橙皮酊50ml单糖浆100ml蒸馏水适量共制1000ml.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

A. 加入助溶剂
B. 制成可溶性盐
C. 使用潜溶剂
D. 包薄膜衣
E. 引入亲水基团
F. 加增溶剂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案例分析题患儿男,7岁。平素体健,接种疫苗30分钟后,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细速,呼吸困难。 此患儿最有可能发生了()。

A. 晕针
B. 低血糖
C. 过敏性休克
D. 过敏性皮炎
E. 感染中毒性休克

案例分析题患儿男,早产,日龄1天。有窒息史,嗜睡,反应差,肌张力低,惊厥,查体:前囟张力稍高,拥抱、吸吮反射减弱,初步诊断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欲行CT检查,最合适的检查时间是()。

A. 出生后1~3天
B. 出生后2~5天
C. 出生后1周左右
D. 出生后10天左右
E. 出生后2周左右

取标示量为100mg的苯巴比妥片10片,总量为1.5960g,研细后,精密称取片粉0.1978g,用0.1mol/L的硝酸银滴定液滴定到终点时,用去硝酸银滴定液5.40ml。已知每毫升硝酸银滴定液相当于23.22mg的苯巴比妥。 片剂或注射液含量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为().

A. 主药的百分含量
B. 相当于重量的百分含量
C. 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D. kg/100L
E. 百分含量
F. mg/g

目前对适合制备缓控释口服制剂的药物没有明确的限定,应视临床治疗需要而定。一些原先认为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也已经被制成缓、控释制剂使用,如:①生物半衰期很短(t1/2<1小时,如硝酸甘油)或很长(tsub>1/2>12小时,如地西泮)的药物;②抗生素:过去认为抗生素制成缓、控释制剂后容易导致细菌的耐药性,而目前已有头孢氨苄缓释胶囊和克拉霉素缓释片等上市;③首关作用强的药物,如美托洛尔和普罗帕酮等;④一些成瘾性强的药物也可制成缓释制剂,以适应特殊医疗的需要。 测定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时,至少应测().

A. 1个取样点
B. 2个取样点
C. 3个取样点
D. 4个取样点
E. 5个取样点
F. 6个取样点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