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案例分析题患儿男,早产,日龄1天。有窒息史,嗜睡,反应差,肌张力低,惊厥,查体:前囟张力稍高,拥抱、吸吮反射减弱,初步诊断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欲行CT检查,最合适的检查时间是()。

A. 出生后1~3天
B. 出生后2~5天
C. 出生后1周左右
D. 出生后10天左右
E. 出生后2周左右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取标示量为100mg的苯巴比妥片10片,总量为1.5960g,研细后,精密称取片粉0.1978g,用0.1mol/L的硝酸银滴定液滴定到终点时,用去硝酸银滴定液5.40ml。已知每毫升硝酸银滴定液相当于23.22mg的苯巴比妥。 片剂或注射液含量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为().

A. 主药的百分含量
B. 相当于重量的百分含量
C. 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D. kg/100L
E. 百分含量
F. mg/g

目前对适合制备缓控释口服制剂的药物没有明确的限定,应视临床治疗需要而定。一些原先认为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也已经被制成缓、控释制剂使用,如:①生物半衰期很短(t1/2<1小时,如硝酸甘油)或很长(tsub>1/2>12小时,如地西泮)的药物;②抗生素:过去认为抗生素制成缓、控释制剂后容易导致细菌的耐药性,而目前已有头孢氨苄缓释胶囊和克拉霉素缓释片等上市;③首关作用强的药物,如美托洛尔和普罗帕酮等;④一些成瘾性强的药物也可制成缓释制剂,以适应特殊医疗的需要。 测定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时,至少应测().

A. 1个取样点
B. 2个取样点
C. 3个取样点
D. 4个取样点
E. 5个取样点
F. 6个取样点

案例分析题女性,50岁。十年前因左肾透明细胞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最近因阴道流血,诊断为宫颈癌而入院。入院后各项指标检查无手术禁忌证,择期行子宫全切+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第二天出现右侧腰部胀痛,24小时无尿。 提示:B超示右肾轻度积水,输尿管上段扩张,下段因肠胀气显示不清,腹腔、腹膜后及盆腔无液性暗区。首先应考虑损伤哪个脏器()

A. 肾上腺
B. 肾脏
C. 输尿管
D. 膀胱
E. 肠道
F. 尿道

患者女性,13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背部疼痛”来诊。查体:步态不稳,双下肢乏力,走路须人扶,无其他部位放射痛。既往史无特殊,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6.6℃,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大。血常规:白细胞32.5×109/L,血红蛋白52g/L,红细胞1.93×109/L,血小板31×109/L,外周血中见幼稚细胞。骨髓穿刺检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L3型)。影像学检查:腹腔CT示胰、脾体积增大且密度减低,双肾体积增大。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诱导化学治疗的标准方案为().

A. VDL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方案
B. 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3+7”方案
C. 全反式视黄酸联合三氧化二砷
D. “双诱导”方案
E.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CALLG2008)
F. 以中剂量(ID.或大剂量(HD.阿糖胞苷为主要方案
G. 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Hyper-CVAD.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