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比b大20%,b比c大25%,则a比c大( )。
A. 40%
B. 50%
C. 60%
D. 30%
在采访一位著名的长跑老教练时,他谈了这么一件往事:有一次,他到某市去物色新苗子,其中有个男孩引起了他的极大关注,他叫那个男孩当天下午给他挂那个专用电话。电话铃响了。可是响了六下就没了。电话铃又响了。可是响了七下又没了。第五次,电话铃只响了一次,教练就把电话拿起来,一听,果然是那个男孩打来的。教练问前几次电 话是不是他打的,他说是。于是,教练决定不招这个孩子做自己的队员。他说电话铃一般是响十五下之后才断,可那个男孩拨了五次电话,前四次都是半途挂掉,再重拨,很没有耐心。头几次,教练故意不急着接,就是想考验一下对方的耐性。结果他很失望,因为耐性对一个长跑运动员来说,尤其重要。其实,何止是这些运动员需要耐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执著的人,他一定会比一个因心急而牛途而废的人受人欢迎。有了时间和耐心,桑叶就会变成丝绸裙。 电话铃响了,教练却不急于接电话的原因是()。
A. 他来不及接电话
B. 教练想考验一下男孩的耐心
C. 他不知电话是否找他
D. 小男孩半途挂掉了电话
DNA不但是生命的关键,而且极可能也是生命死亡的关键。或者说,DNA主宰着生物的生、老、病、死。人的生长发育和性成熟过程,是由DNA上的密码所决定的,这密码就是基因。有人估计人的DNA上有10万个左右的基因,每个基因都有它的固定位置和功能。但10万个基因也不是同时在发挥作用,有的开启着,可以随时运转;有的关闭着,暂不起作用。何时开启,何时关闭,都是由大自然预先“设计”和规定好的,生命就在 DNA的严格控制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那么,衰老和死亡是否也是密码控制的呢有没有“死亡基因”或“衰老基因”,有没有“长寿基因”呢死亡基因问题有争论,有的学者认为DNA键上可能会有死亡基因,它可以指令合成某些有害或有毒的蛋白质与激素,促进生命的衰亡。这是一道自杀性或自毁性的指令!现在学者们正在探索“死亡激素”,并已积累了一些证据和线索。一旦“死亡激素”被确认之后,再进二步追踪,“死亡基因”就不难找到。“死亡基因”找到了,就可使用基因工程的技术去除或者封闭它。死亡也就可以控制。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未必有“死亡基因”。DNA的功能可随年龄增长而衰退,从而导致死亡。也有一些学者假设存在,由这些基因指挥合成某些激素,使机体延缓衰老,常葆青春。昆虫中有一种由昆虫咽侧体分泌的保幼激素,能在幼虫期阻止虫体的形态变化,抑制成虫特征的出现,不论蜕皮多少次,仍然保持幼虫状态。那么,在人类身上是否也有可能存在这种“葆青激素”或“复壮激素”呢不然,又如何解释活到190岁的长寿现象,如何解释某些老年人更新复壮的奇妙现象呢这虽然是猜想,但如果一旦确实找到这类激素,便可追踪指令合成这些激素的“长寿基因”。迄今为止,也确实弄清了有一些基因与人类长寿有关,如与免疫功能有关的基因,与DNA修复有关的基因等。这些基因能否称为“长寿基因”呢现在还不得而知。 以下选项中最适合本文的标题是()。
A. DNA秘密初探
B. 人可以活过190岁
C. 关于“长寿基因”
D. 人类的某些特殊基因
39.86-53/4-7.85=( )。
A. 18.24
B. 19.76
C. 18.76
D.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