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呼气时,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B. 吸气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C. 右半心衰竭,病人可出现肝脾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 D. 左半心衰竭,可导致肺淤血,肺水肿。 E. 长期卧位,骨骼肌挤压作用减弱,可导致下肢静脉淤血、浮肿。
A. (收缩压+舒张压)÷2 B. (收缩压+舒张压)÷3 C. 舒张压+1/3脉压 D. 收缩压+1/3脉压 E. (收缩压+舒张压+脉压)÷3
A. 心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心肌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 B. 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C. 心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心肌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 D. 使心率加快 E. 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A. 大部分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回到毛细血管中 B. 一部分组织液流入毛细淋巴管内,成为淋巴 C. 血液的成分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滤出,称为组织液 D. 淋巴循环可以将少量由血管透出的蛋白质类大分子物质运回血液
A. 心室等容收缩期和房缩期 B. 心室等容舒张期和房缩期 C. 心室充盈期和房缩期 D. 心室射血期和房缩期
A. 心瓣膜的开闭是由瓣膜二侧压力决定的 B. 心率只有在最适宜的时候,心输出量最大 C. 其他条件不变,动脉血压升高,心输出量增多 D. 心瓣膜的开闭是血液单向流动的保证 E. 心瓣膜二侧压力的变化是心肌的舒张、收缩活动导致的
A. 60-90mmHg B. 90- 140mmHg C. 90-l20mmHg D. 60-120mmHg E. 60-140mmHg
A. 收缩压增大,舒张压增大 B.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降低 C. 收缩压增大,舒张压降低 D.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增大
A. 5%~6% B. 7%~8% C. 9%~10% D. 11%~12%
A. 血液流经房室交界特别慢,称房室延搁。 B. 骨骼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短,所以会出现强直收缩。 C. 期前收缩也有有效不应期,所以会出现代称间歇。 D. 健康人为窦性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