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罚款 B. 行政拘留 C. 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 D. 暂停1年以上2年以下执业活动 E. 暂停2年以上3年以下执业活动
A. 27周岁的未婚男性 B. 35周岁的严重智力低下患者 C. 17周岁的健康中学生 D. 25周岁的乙肝患者 E. 22周岁的精神病患者
A. “交叉换肾”属于“因帮扶等形成亲情关系”,可捐 B. 若甲女、乙兄为配偶,且结婚3年以上或者婚后已育有子女的,乙兄可为甲女捐 C. 若甲父为乙男父亲,甲父可为乙男捐 D. 若两家属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可捐 E. 若乙兄为甲女的养父,可捐
A. 全体委员一致同意并签名确认 B. 2/3委员同意并签名确认 C. 1/3委员同意并签名确认 D.3/4委员同意并签名确认 E.参与投票的委员过半数同意并签名确认
A. 心脏 B. 肾脏 C. 胰腺等器官的部分 D. 骨髓 E. 肝脏
A. 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该公民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均可以以书面形式表示同意捐献该公民人体器官的意愿 B. 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C. 公民捐献其人体器官应当有书面形式的捐献意愿,对已经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意愿,有权予以撤销 D. 活体器官的接受人限于活体器官捐献人的配偶、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有证据证明与活体器官捐献人存在因帮扶等形成亲情关系的人员
A.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 B.已表示捐献器官的公民,没有后悔权 C.公民享有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权利 D.公民享有不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权利 E.公民对已经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意愿,有权予以撤销
A.拥有博士学位的患者 B.市长 C.知名企业家 D.病情危重、配型合适的患者 E.未成年人
A.人体器官捐献人、接受人的个人资料 B.人体器官捐献人、申请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的患者的个人资料 C.人体器官接受人、申请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的患者的个人资料 D.人体器官捐献人、接受人、申请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的患者的个人资料 E.人体器官捐献人、接受人、协调员、申请人体器官移植手术的患者的个人资料
A. 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务人员参与尸体器官捐献人的死亡判定的,依法给予处分 B. 未经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摘取人体器官的,依法给予处分 C. 未经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摘取人体器官的,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 D. 摘取活体器官前未依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履行说明、查验、确认义务的,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职责分工暂停其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 E. 对摘取器官完毕的尸体未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恢复尸体原貌的,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