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又称为退火 B. 37℃为最适温度 C. 热变性后迅速冷却可以加速复性 D. 最适pH值为7 E. 较难复性
A. 浓缩 B. 提高溶液pH值 C. 缓慢冷却 D. 加入异源核酸 E. 加入无机盐
A. 强酸 B. 强碱 C. 超声波 D. 尿素 E. 低温
A 260nm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环境温度 B. A 260nm达到最大值的50%时所对应的环境温度 C. DNA开始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 DNA完全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 E. A 280nm达到最大值的50%时所对应的温度
A+T B. A+G C+G D. T+G E. U+G
A. 碱基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B. 形成一种三股螺旋 C. 在260nm处的吸收值降低 D. 对于均一的DNA,其变性温度的范围不变 E. 熔解温度因G-C的含量而异
A. 在260nm处的吸收值下降 B. 多核苷酸链水解为寡核苷酸 C. 碱基对间以共价键相连 D. 溶液黏度增加 E. 缓慢冷却可与互补的RNA杂交
A. 磷酸二酯键 B. 氢键 C. 糖苷键 D. 肽键 E. 疏水键
A. 0.5 B. 2 C. 1.5 D. 1.8 E. 1
A. 紫外吸收值 B. 分子黏度 C. 浮力密度 D. 生物活性 E. 磷酸二酯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