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关于药物止血法的适应证,不正确的是

A. 组织渗血
B. 小静脉出血
C. 小动脉出血
D. 知名动脉出血
E. 可全身及局部使用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中药饮片标签必须注明的不包括

A. 产地
B. 生产企业
C. 产品批号
D. 药品批准文号

下列关于碘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的不定型结合物
B. 可配成水或乙醇溶液使用,后者杀菌作用更强
C. 可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芽孢和病毒
D. 对真菌的杀灭作用较差
E. 消毒器械可用1~2mg/mL的有效碘浸泡1~2小时

2006年1月21日王某与某印刷厂签订3年期的劳动合同,约定王某在该厂激光照排车间工作,试用期为3个月。上岗2个月后,该厂发现王某在工作中常出误差,便对王某的视力产生怀疑而进行复查,发现王某的实际视力为0.1和0.2,远远低于岗位要求。后经调查得知王某明知自己视力不好,让其相貌相近的胞妹顶替体检,从而被厂方录用。厂方于是以其视力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于2006年5月11日解除了与王某签订的劳动合同。王某认为,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已过,厂方不能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于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厂方继续履行合同。 问题: 本案如何处理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近年来,学生、家长和学校都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高校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率,认为大学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然而这并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为了保证就业质量,我们应该倡导“先择业后就业”。 首先,就业压力不是长久之事,它只是非常时期的一种非常现象。因为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不可能总是困扰在就业压力增大、失业率升高的问题里面。这些问题可能出现,甚至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但这毕竟不是主流。 其次,职业的三个层次决定了大学生应该先择业再就业。一个人从事一项职业有三重目的,一是解决生存问题,二是谋求自身的发展,三是服务于整个社会和人类。一个人如果不是经过认真挑选就匆忙从事一项职业,必定不会对它有多大的兴趣,在达到第一层目的之后便会停滞不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并不利于大学生自身发展,也不利于服务社会。为解决生存问题而不经选择地匆忙就业是一种自私的、不负责任的、短视的行为。 最后,“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必然影响大学生的诚信形象。广州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应届大学生“成活率”在用人单位中只有10%。意思是说,有九成应届毕业生背叛老东家,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便流失了,以致一些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看成一场赌博。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一个对企业感兴趣的、有帮助的、愿意长期发展的员工,而不是暂时停留的“临时工”。思考我是否喜欢这份工作,这份工作对我将来的发展是否有利,通过这份工作能否发挥我的价值,为社会和人类做贡献,解决了这些问题,才可以开始工作,而不至于沦为仅顾自身利益的赚钱机器。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