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北方某商业工程,建筑面积8000m2,施工单位为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框架结构,条形基础,地上4层,檐高18m。南侧与原有钢筋混凝土构筑物贴建,原有建筑物层高4m,屋面局部高低跨差1.2m。外墙采用双排钢管落地式脚手架,垂直运输工具为塔吊。施工总承包单位组建了项目部组织实施。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南侧外脚手架搭设高度达到6m后,项目部组织了验收,验收原有建筑物屋面局部高低跨差处发现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一跨与立杆进行了固定;高低跨差1.2m;高跨处上方的立杆轴线到高跨构筑物外边线的距离800mm。要求作业班组整改。事件二: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巡检发现脚手架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200mm;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是杆长的0.6倍,且超过500mm。 事件三:脚手架安装扫地杆时,安全总监发现纵向扫地杆固定在了距底座下皮25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固定在了紧靠纵向扫地杆上方的立杆上。安全总监及时进行了纠正。 问题: 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查看答案
关于钻孔灌注桩护筒埋设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平面位置应准确
B. 垂直偏差应符合要求
C. 护筒内径与桩径一致
D. 护筒埋设深度应大于5m
E. 可采用钢炉筒
案例分析题某住宅工程,建筑面积65000m2,地上28层,地下两层。筏板基础,地上剪力墙结构。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施工总承包,中标价2.56亿元人民币。质量目标:合格,施工单位成立了项目部,并于2010年12月15Et进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进场后,对项目进行了总体施工部署,划分了施工流水段,对分包单位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事件二:2010年6月15日,该工程进入雨期施工,施工至地上四层。项目部采取了相应的雨期施工措施。 问题: 事件一中,施工流水段的划分主要原则有哪些?
某总承包单位将一医院的通风空调工程分包给某安装单位,工程内容有风系统、水系统和冷热(媒)设备。设备有7台风冷式热泵机组,9台水泵,123台吸顶式新风空调机组,1237台风机盘管,42台排风机,均由业主采购。通风空调工程的电气系统由总承包单位施工。通风空调设备安装完工后,在总承包单位的配合下,安装单位对通风空调的风系统、水系统和冷热(媒)系统进行了系统调试。调试人员在风机盘管,新风机和排风机单机试车合格后,用热球风速仪对各风口进行测定与调整及其他内容的调试,在全部数据达到设计要求后,通风空调工程在夏季做了带冷源的试运转,并通过竣工验收。 医院营业后,在建设单位负责下,通风空调工程进行了带负荷综合效能试验与调整。到了冬季安装单位及时进行回访,对通风空调工程季节性测试调整。发现个别病房风口的新风量只有50m³/h.p(设计要求是75m³/h.p),经复查,是调试人员的计算错误,后重新调整测试,达到设计要求。另有个别病房的风机盘管噪声达到45dB(设计要求是35dB),经检查,是风机盘管轴心偏移,通过设备生产厂家调换设备,噪声达到要求。 风机盘管的维修和风量调整各发生了哪些主要费用?应由谁承担?
先张法预应力施工中,梁体钢筋及模板不得采用()进行切割。
A. 电弧焊
B. C02保护焊
C. 电渣焊
D. 电阻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