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男性,18岁。昨天腹泻,大便5~6次,稀便,今天转为黏液脓性便,约2小时1次,量少,伴里急后重,来院诊治。体检:腹软,左下腹有压痛,肠鸣音亢进。化验:WBC14.6×10/L,N0.86(86%),大便光镜检RBC20/HP,WBC满视野,巨噬细胞0~1/HP,近1周班级有同样腹泻病人多例,临床诊断为细菌性痢疾。 假如第2天病人高热,头痛、嗜睡,血压降低,呼吸不规则,口唇紫绀,考虑为中毒性菌痢,其中毒机制是()
A. 痢疾杆菌大量繁殖入血引起败血症
B. 病人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产生强烈过敏反应
C. 痢疾杆菌产生内、外毒素,引起全身毒性症状
D. 结肠黏膜广泛坏死、溃疡形成
E. 机体免疫功能损伤
查看答案
案例分析题某医生欲了解A、B两药治疗某病的疗效有无差别,将某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A、B两药治疗一个疗程;测得治疗前后的血沉(mm/h),见下表(假定A、B两药治疗前后的血沉之差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 欲分别比较A、B两药是否有效,宜采用()
A. χ2检验
B. 配对t检验
C. 成组t检验
D. 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E. 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案例分析题伤寒、副伤寒预防原则为 控制传染源()
A. 及时发现病人,隔离,消毒与治疗
B. 对有关从业人员粪便与Vi抗体检测
C.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D. A、B、C三者同时进行
E. 不予处理
案例分析题某地某病的平均年发病例数为0.5人。 出现全年发病例数为0的概率是()
A. 0.607
B. 0.303
C. 0.076
D. 0.013
E. 0.002
案例分析题男性,26岁。在收割稻谷后突然发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3天就诊。体检:体温38.6℃,睑结膜充血,心率90次/min,两肺(-),按“上感”治疗,3天后症状未见好转,化验:WBC21.6×109/L,N0.90(90%),血清凝集溶解试验效价1∶400,诊断为钩端螺旋体病。 当用青霉素800000U及链霉素0.5g肌注后30分钟,病人寒战、高热、头痛、气急,血压11.4/8kPa(86/60mmHg),此时诊断和处理是()
A. 为赫氏反应,立即用氢化可的松300mg静脉滴注
B. 为钩端螺旋体病原发症状,继续用青霉素治疗
C. 青霉素过敏反应,立即停用
D. 为青霉素治疗有效证据,钩端螺旋体被杀灭,继续使用
E. 链霉素过敏反应,即刻停用